第266章 殿上论道,何为万世之基!(2/2)
不过如今有了天幕作为例子,嬴政可以说放心不少。
很快,嬴政从御座之上站了起来。
他快步的走下了台阶,然后双手按在了赢辰的肩膀上。
“朕这一生,所求的其实就一件事——铸就一个万世永固的无上帝国!
朕修长城、北击匈奴,是为帝国之‘骨’;朕统一度量衡、车同轨,是为帝国之‘脉’;朕行郡县制,颁行秦法,是为帝国之‘肉’!
可朕心里一直清楚,还少了点什么……少那最要紧的一样!”
他说到这里,语声一顿,目光深深地盯着赢辰。
“是‘魂’。”
“今日听你这一番话,朕才算是真的想明白了!”
“这所谓的文化向心力,这从蒙童抓起的教化之策……说白了,就是在给大秦立魂啊!”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沉稳却前所未有的笃定:
“唯有如此,大秦这江山,才能真正实现传于万世!”
嬴政眼中的炽热还未消散,他大袖一挥,转身重新走向御座。
“王绾!”
“臣在!”
丞相王绾当即出列,躬身听命。
“即刻拟旨!就依老六所言,三策并行!”
嬴政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先着令以博士宫开始,即刻筹备《雅言字典》之编纂,征召天下通晓音律、文字之士入咸阳;
令各郡县设立‘学官’,专司雅言教化;再告谕天下,凡大秦官吏,岁末考核增设‘雅言’一项,不过关者,罚俸、降职,三年不改者,罢官!”
虽然如今他治下的大秦没有太学,但可以借助博士宫的力量,先行编纂即可。
这一连串的命令如同连珠炮般砸下,嬴政那叫一个雷厉风行,半分都不带犹豫的。
站在百官前列的扶苏,身躯却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生性仁厚,深受儒家教诲,天幕上那种强硬抹去六国文化的做法,本就让他感到心惊肉跳。
此刻见父皇真的要用这种雷霆手段去推行,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六国百姓因由于言语不通而遭受刑罚、流离失所的惨状。
“父皇!”
终于,扶苏猛地一步踏出,声音虽然带着一丝颤抖,却格外响亮。
嬴政眉头一皱,刚才那股子兴奋劲儿被打断,让他颇为不悦:“扶苏?你有何话要说?”
扶苏深吸一口气,郑重其事地跪倒在大殿中央,沉声道:“父皇,六弟之策虽妙,但儿臣以为,推行过急,恐生大乱啊!”
“哦?”嬴政的眼睛微微眯起,透出一丝危险的光芒,“何出此言?”
扶苏不敢抬头,只盯着眼前的金砖地面,急声道:“天下初定,六国遗民本就人心惶惶。
如今强推雅言,甚至将其与生计、仕途挂钩,这无疑是在逼迫他们背弃祖宗之声。”
“儿臣以为,应当‘缓行渐进’。
可允许地方官吏采取‘双语并行’之策,既布秦音,亦留乡音,待数十年后,百姓自然从化。”
这时候,淳于越见扶苏开了头,也连忙壮着胆子出列附和,引经据典道:“陛下,长公子所言极是!
《周礼》有言:‘王巡守,采风问俗’。
圣王治世,向来是尊重一方风俗,因势利导。”
淳于越痛心疾首,仿佛这道政令一旦下达,便是礼崩乐坏:“若强行灭绝六国乡音,无视百姓积习,这非但不能收拢人心,反而恐伤了教化之根本,激起民变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