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亲自出马(2/2)
原本因为扩军不顺而有些低落的情绪,瞬间被这极具刺激性的承诺所取代。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呼吸也变得粗重。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机会!天大的机会!不再论资排辈,全凭个人能力和本事!
只要你有能耐,就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的晋升!
这对于这些大多是基层出身、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军官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支队长!您说得是真的?!”
“带回来一个团真能给团长?”
“干了!这活有奔头!”
看着群情激昂的部下,陈景行知道,这把火点着了。
他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严肃地补充道。
“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第一,绝不能违反群众纪律,谁坏了八路军的名声,我枪毙谁!第二,要注意斗争策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别还没发展起来就把老本赔光了!第三,半年之后,无论成果如何,必须按时归建!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众人异口同声,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斗志。
计划迅速执行。很快,十个由老骨干组成的、精悍的发展小组,如同十支离弦之箭,带着希望和梦想,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广阔的晋西北山川之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发。
原本就因伤亡而显得冷清的驻地,此刻更加空旷,只剩下陈景行、魏大勇以及一支由支队部人员、警卫班和少量预备队组成的一百人左右的队伍。
站在突然变得安静的营地里,魏大勇挠了挠头,有些不习惯。
“支队长,这下可好,咱们成光杆司令了。”
陈景行却笑了笑,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
“光杆司令?谁说我们是光杆司令?我们这一百人,就是种子!他们能出去发展,我们难道就能闲着?要是半年后,他们个个带着千军万马回来,咱们还是这一百来人,我这支队长还有脸当吗?我们也得动起来!”
压力,此刻完全转化为了动力。
陈景行带着这一百人,也开始积极寻找发展的机会。
经过一个多月的四处打探和侦察,他们终于得到了一个有价值的情报。
在宁川县城北侧大约六十里外,靠近山区的地方,有一个伪军据点,驻扎着皇协军的一个营,兵力大约在三百人左右。
“皇协军?”
陈景行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如果能把这三百多人争取过来,那第一支队的骨架立刻就能搭起来一大半!这可比一个一个地去招募新兵快多了!
他立刻派人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振奋。
这个皇协军营地长姓王,原本是晋绥军的一个溃兵连长,后来被鬼子收编。
他们驻扎在这里,主要任务是看守一条不太重要的山区通道,战斗力很一般,装备也差,属于伪军里的杂牌。
关键是,他们并非死心塌地跟着鬼子,平日里对老百姓虽然也征粮派款,但很少主动出击骚扰八路军,更多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用当地老乡的话说,就是“糊弄鬼子的”。
“有门儿!”
陈景行判断,这支伪军有被争取过来的可能。
他们缺的,可能就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他们放心改换门庭的引路人。
经过周密策划,陈景行决定亲自出马。
他带着魏大勇和几名机灵的警卫员,化装成山货商人,秘密来到了伪军据点附近的一个小镇。
通过当地一个与伪军内部有些联系的保长作为中间人,陈景行向据点里的王营长递去了想要“谈一笔大生意”的口信。
起初,王营长很是警惕,但或许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亦或是嗅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气息,他最终还是同意在镇外一处偏僻的山神庙里,与陈景行见上一面。
夜色朦胧,山神庙里只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
陈景行和魏大勇提前到了,安静地等待着。不久,庙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伪军军官常服、身材微胖、面色有些忐忑的中年男子,带着两名卫兵走了进来,正是王营长。
双方互相打量了一番,气氛有些微妙和紧张。
“王营长,幸会。”
陈景行率先开口,语气平和,打破了沉默。
“陈……陈老板?”
王营长试探性地问道,眼睛不住地在陈景行和如同铁塔般站在他身后的魏大勇身上扫视。
“明人不说暗话。”
陈景行微微一笑,不再绕圈子。
“我不是什么山货商人,我是八路军129师独立第一支队支队长,陈景行。”
“什么?!八路军?!”
王营长和他身后的卫兵脸色骤变,手下意识地就摸向了腰间的枪套。
魏大勇冷哼一声,上前半步,虽然没有拔枪,但那凌厉的眼神和压迫性的气势,顿时让王营长的卫兵不敢轻举妄动。
“王营长不必紧张。”
陈景行摆了摆手,示意魏大勇稍安勿躁。
“我这次冒险前来,是抱着诚意,想给王营长和您手下的三百多号弟兄,指一条明路。”
王营长强自镇定下来,但声音还是有些发干。
“陈……陈支队长,您这是什么意思?我王某人是皇协军的营长,咱们……咱们可是各为其主。”
“各为其主?”
陈景行嗤笑一声,目光锐利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