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齐:家父文宣帝 > 第684章 密诏

第684章 密诏(2/2)

目录

刘桃枝、梅胜郎也不回话,玩味的看着诸王。

高浟对此的反感稍小一些,毕竟他和高殷没有起过矛盾,母妃被杀的事情也能归咎到天保头上;更加上他这段时间和高殷的关系十分亲密,还想着自己离不开邺城,委托王妃或亲信去晋阳和至尊说说话,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稍一犹豫,便立刻接受了强权:“至尊有命,孰敢不从?如何作为,还请吩咐。”

高湜、高睿跟着跪拜,一旁的高德政顿时为难起来,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跪拜。

刘桃枝和高德政关系不错,冲他微微一笑:“蓝田公请入偏阁安坐。”

刘桃枝说完,高德政像解了束缚,站起身来,乐呵呵的摸着肚子:“刚好我也饿了,就去用膳,三王贵为帝胄之亲,就辛苦一些了。”

这话让气氛稍有缓和,他乐呵呵地走向省旁的小馆阁,高浟起身朝门外吩咐,立刻便有三两侍者与侍卫前去服侍。

“虽然至尊也不是不信赖,但这件事还是不要让蓝田公太多为好,对吧?”

刘桃枝朝三王眨眨眼,随后端起肃神之态,命外边的侍者摆起香案,随后从怀中取出一份诏书:“彭城王、高阳王、赵郡王听令。”

“朕命桃枝、胜郎二人入邺,卿等协之,可稍纵其奸,伺贼逞谋。俟其发于机枢,便一举擒获,则罪证昭然。既可明正典刑于天下,亦全太皇太后圣明之德。着尔等密行此策。”

宣读完毕后,刘桃枝将诏书小心收好,奉在香案上。

见诏如君,三王和使者都向诏书恭恭敬敬地叩拜起来,随后刘桃枝先起身,向三王示意:“请三王接诏。”

“臣等受命。”

三王这才起身,上前取过诏书,展开亲阅确认,不仅看到上面有高殷的“天子行玺印”,说明这的确是高殷正式下达的诏书,还在上面写了三王的名字——“彭城王浟、高阳王湜、赵郡王睿”,具体到了个人。

三王的内心忍不住想着,至尊对他们真是了如指掌,连他们三人的行动轨迹都摸透了,刘桃枝踩着这个时间来,显然不是偶然的。

高浟地位最高,刘桃枝走上来,握住高浟的手:“此乃密诏,大王谨慎从事,勿坏至尊之谋。”

“我知道,我知道。”高浟将诏书放入怀中,感觉身体沉重不少:“那便先让他们闯入北宫,救走太后,我们安排人手接应他们?而后再塞进皇后前往晋阳的队伍里?”

刘桃枝微笑道:“大王已有腹稿,不须问我们的意见,宣完诏,我们只是汇报了。”

高浟又问起:“那那些牵扯进来的宫人……”

梅胜郎递来奇怪的眼神,高浟微微轻叹。

如果没有高殷的要求,就不会让他们被迫帮助逆贼,但这又不能明说是至尊在钓鱼,因此这些人也只能沦为政治的牺牲品,之后安插个罪名重重责罚。

历史上许多并不仁厚的皇帝在处理完重大事件后忽然发了善心,释放诸多罪人囚犯,有些原因就出于这种政治斗争,利用完这些可怜的棋子后不忍心全部诛杀,就稍开宽宥之门,毕竟皇帝的目的已经达成,也知道他们真的很无辜。

“还有件事要报告大王。”

刘桃枝虽然怀揣圣意,但一来这是使命,宣读完毕就卸下了,不至于在几个宗王跟前跳脸;二来他也侍奉了高家二十来年,有情谊在,不像乍贵的宦官那样仗势欺人,对高家宗王都保持着客气。

因此他没亲自去拿桌案上的信件,而是请求高浟交给自己,细细览毕,而后道:“清河王报称,邺中有人集结平秦王旧部,意图起事,而乐安公主报联合者为唐邕唐道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