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渡执录 > 第144章 忘忧枕(18)

第144章 忘忧枕(18)(2/2)

目录

程庭芜的目光在男子的睡颜与光团间转了一圈,缓缓开口:“这个房间倒是与前面的有所不同。”

“前面几个房间的人,都是在弥补当年选择错误造成的遗憾,或是修正自己曾经的过错。”

“这个人,却是在纯粹实现现实里难以达成的梦想。”

……

第五间房。

床上躺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面色蜡黄得像蒙了层尘土,颧骨高高凸起,两颊却深陷下去。

身上那件打满补丁的旧单衣,洗得发白还沾着污渍,更显几分潦倒破败。

他头顶的光团里,画面先落在了一间漏风的土坯房里。

土坯墙裂着指宽的缝,风一吹就呜呜作响,屋顶的茅草稀稀拉拉,连阳光都能透过缝隙洒进屋里。

天刚蒙蒙亮,院外就传来邻居扛锄头的哐当声、赶牛的吆喝声,他却缩在铺着稻草的破床上,把满是补丁的被子裹得更紧,连眼都懒得睁。

直到日头爬得老高,阳光晒得脸颊发烫,他才慢吞吞地坐起身,揉着饿得发瘪的肚子,挪到空了的米缸前

缸底只沾着几粒米,他用手指刮了刮,凑到嘴边舔了舔,眉头拧成一团。

家里穷得连像样的锅碗都没有,灶台上积着厚厚的灰,可他从不愿下地耕作,嫌太阳晒、农活累

镇上的货郎招帮工,管饭还能挣铜板,他去了半天就嫌推车费力,偷偷溜回了家。

每日,他唯一的事,就坐在门槛上,盯着村口的路。

见着穿绸缎的富商坐着轿子路过,眼睛就直勾勾的,嘴里反复念叨。

“要是能不用干活就有钱花就好了,要是能天天有肉吃就好了。”

有次邻居张婶实在看不过去,拎着一袋糙米送过来,还塞给他一把镰刀,劝他:“年轻力壮的,去山上砍些柴卖,也能换些口粮,总比在家饿肚子强。”

他接过米袋时连连点头,可张婶刚走,他就抱着米袋去了镇上的小酒馆。

把米换成了一壶劣酒、一盘酱肉,坐在酒馆里吃得酒足饭饱,回到家倒头就睡,连镰刀都扔在了院角,任凭它生了锈。

光团中的画面骤然一转,刺眼的暖光取代了土坯房的阴冷。

场景变成了一座朱红大门的宅院,门口站着两个穿着体面的家丁,见他过来,立刻躬身行礼:“老爷回来了。”

他穿着一身绣着金线祥云的绸缎长袍,腰间系着玉腰带,脚下踩着厚底云靴,走起路来慢悠悠的。

进了宅院,迎面就是铺着青石板的庭院,两侧摆着精致的瓷缸,里面养着锦鲤。

他径直走到前厅,躺在铺着雪白狐狸皮的软榻上,身边立刻围上来四个丫鬟。

左边的丫鬟剥着刚从岭南运来的新鲜荔枝,果肉晶莹剔透,递到他嘴边;右边的丫鬟拿着羽毛扇,轻轻扇着风,动作轻柔得没有半点声响。

还有两个丫鬟,一个端着温热的龙井茶,一个捧着刚做好的桂花糕,随时等着他取用。

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他想吃哪样,只需微微抬抬手,丫鬟就会立刻夹到他口中,连筷子都不用自己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