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救命!八零娇小姐一哭,队长慌了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难做

第一百二十一章 难做(2/2)

目录

如今厂里的制度是按件算钱。

干得多,挣得多。

活儿少了,工资自然就缩水。

每吨钢材的加工费算得清清楚楚,多干一吨,多拿一份钱。

工人们拼了命地加班,就为了月底能多领几张红票子,给家里孩子买双新鞋。

可现在,活儿没了,钱也没了。

钢材卖不动,厂子赚不到钱,工人们的收入也跟着受罪。

上个月还人人脸上带笑,这个月就愁眉苦脸。

厂门口的小卖部生意也冷清了,烟酒没人买,方便面也滞销。

连带着,厂外的小摊贩都少了吆喝声。

消息传开后,车间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唉声叹气。

原本轰鸣的机器声停了下来,只剩下几个老钳工坐在角落里抽烟。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烟草混合的气味。

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唉,这月的货又压着了,仓库都快堆不下了吧?”

一个年轻工人蹲在墙角,手里捏着半截铅笔,在地上划拉着算这个月的收入。

他算了又算,发现到手的钱可能连房租都不够,眉头拧成了疙瘩。

“可不是嘛,再这样下去,饭都要吃不上了!”

旁边一个中年女工抹了抹眼角,声音有些发颤。

她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

丈夫前年工伤在家养着,全靠她这份工撑着。

如今活儿少了,她连买菜都开始精打细算。

“我说那个周同志,本事是有点,可都是表面功夫。花大价钱买外国机器,搞什么新管理法子,结果呢?”

一个老师傅叼着烟,愤愤地吐出一口浓烟。

他干了三十年,从学徒干到高级技工,见多了风浪。

在他眼里,这些“新花样”不过是瞎折腾,劳民伤财。

“刚开始还行,现在不就露馅了?时间一长,全垮了。”

另一人附和着。

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周文琪的改革方案。

只知道机器贵、规矩多、活儿累。

至于背后的管理逻辑和市场预判,没人去想,也没人愿意去想。

车间主任孙昊皱着眉头,满脸不爽。

他靠在车间的铁皮门框上,手里捏着一只旧怀表,机械地拨弄着表链。

那表是他父亲传下来的,陪了他整整二十年。

他看着空荡荡的生产线,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他家两代人都在这厂干活,性格也保守,向来不喜欢变来变去。

他父亲是老劳模,一辈子没出过错。

退休前还被厂里评为“铁人标兵”。

而他,也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日子。

到点上班,按时交接,不多事,不冒头。

当初周文琪提出改革那会儿,他就第一个反对。

他在会上拍着桌子说:“老机器用得好好的,干嘛换新的?工人适应不了,出了事故谁负责?”

可陆黎辰力挺妻子,改革还是推行了。

如今厂子效益下滑,他心里更是一万个不服气。

“周同志想法是新,可她根本不懂咱们厂的底细。这局面,也不知道陆厂长下一步咋办。”

他不怪陆黎辰,毕竟是厂长,上有压力下有员工,难做。

可他觉得,周文琪就是个“外行指挥内行”。

“行了行了,别说了,下班吧,这些事轮不到咱们操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