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你吃独食不好吧?(2/2)
100名业务员不是骄阳基金的起步,未来只会更多,1000人,1万人,10万人...
这些人带回来的数据,将是骄阳的杀手锏,哪怕未来全球电话普及,可以上网视频,
完整的市场数据,依然是利剑!
当然了,业务员散出去了,就是散出去了,李华麟是不会在意他们能带回来多少数据,
反正这些业务员的底薪很少,真正赚钱的点都在信息的成熟度,李华麟不怕他们偷懒。
目前骄阳基金在纽约落地,算是起步阶段,有月如管着就行,
李华麟现在最要做的,就是利用访美学者期间的旁听课程,跟多门课程的老师打好关系。
等到85年国内大幅度开放自费留学,李华麟就在186年中旬,申请定向的专业,自费读研,继续留在纽约。
华夏语自然不必多说,母语,李华麟对汉文学的理解程度,甚至不弱于夏教授。
英语,日语,俄语,他在国内是三甲级评定,相当于后世的专八,
现在去专科课堂,以访美学者的身份去旁听,就好像研究生去小学课堂炸鱼一样,毫无难度。
至于教授们留下的作业和论文,在其他学生眼中堪比天书,在李华麟的眼中,就跟读书识字那样简单,分分钟搞定。
李华麟有着自己的规划,既然来纽约了,那就多拿点学位回去,这东西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牌面。
除了汉语,英语,日语,三门专业,
李华麟还选择了法语,韩语,德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的课程旁听,
若不是目前哥伦比亚大学,其他国家的语种课程实在有限,李华麟还真想再多搞几门。
一个月的时间里,李华麟已经可以做到,将新增语种对应国家的词典正背如流,
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过目不忘的记忆本能,李华麟就是一台吃粮食的阅读机器。
语种不会发音没关系,上课堂里学就好了,反正词典都背下来了,口语达标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不断翻阅各国词典,李华麟还特别喜欢看各国的神话体系。
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甚至连华夏神话,哥大的图书管里都应有尽有。
完成了教授们留下的课业,李华麟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整合各国的神话,
然后记下关键点,重点剧情,留给招聘到的写手和画师们去创作,
该说不说,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手下兼职的200名写手和画师中,还真有人拿出了不错的稿子和漫画,
以李华麟的眼光来看,若是精雕细琢一下,把世界观放大一些,只要做成动画片和电影,绝对是佳作。
对于能搞出这种佳作的人,必须要重点培养,用美元来鼓励他们的创作热情。
毕竟,李华麟一个人,就算脑子里的新鲜点子再多,他也只是一个人,每天太多事情要做,分身乏术。
如果麾下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写手和画师,那才是企业的底气!
“公寓里找不到你,我们就知道你一定躲在这里。”
“哇偶,这么多书,至少有三十几本,你看得过来吗,不会是故意装样子,在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吧?”
调侃的笑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李华麟的思路,
他皱眉抬头,就看到面前站定的方涛,王雁菡,黄翠芬三人。
三人都背着挎包,手里拿着书,显然是刚从课堂上下来,来图书馆里借书的。
方涛并不在意李华麟眼中的无奈,他指着桌子上,那摞起来的书塔,啧啧称奇。
事实上,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在图书馆里遇到李华麟了,每次李华麟都是埋在书堆里,一副极为投入的模样。
喜欢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请大家收藏: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王雁菡拉开椅子坐在了李华麟的对面,从包里取出三封信笺递给他,笑道:
“国内来信了,我们在公寓里找不到你,就猜到你一定又躲在这里偷懒。”
“怎么,明天可就要往国内发学术报告了,我们的都整理完了,你的写没写呐?”
黄翠芬和方涛也拉过椅子坐下,取出自己租来的书翻看着,
最近一段时日,几名法国人总会往公寓里带人开聚会,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那是真吵人。
黄翠芬,王雁菡,方涛三人,骨子里还是保守的华夏人,要是公寓内凑一起吃顿饭,那怎么都好说。
整一群老外进来搂脖子抱腰,恨不得唱片声,把房盖震塌,他们是真受不了!
惹不起躲得起,这仨人平时没事也会来图书馆里读书,尽可能的汲取知识,
然后熬到图书馆关闭,回公寓睡觉。
通常在那个时候,公寓的聚会都结束了,也能安静一些。
李华麟放下了笔,翻看着国内的信笺,见来信人是叶婉清和爸妈,嘴角不由勾起弧度。
他并没有着急拆信,而是从书包里取出厚厚的一个文件袋,推到黄翠芬的面前,笑道:
“每个月的学术报告,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可能忘,早准备好了。”
黄翠芬放下手中书籍,诧异的打开文件袋,见里面足有厚厚的一摞,比他和王雁菡,方涛撰写的还要多,来了几分诧异:
“华麟,我们三人天天不停的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工厂实地考察,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几页,你这多,真是你自己写的?”
目光与王雁菡和方涛交汇,黄翠芬笑着翻看学术报告,幽幽道:“咱们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吃独食不好吧?”
喜欢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请大家收藏: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