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亨利游记与產业发展路线不同(2/2)
五日后,徐晨在元首府召见亨利。亨利怀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他见到徐晨后,身姿微微前倾,右手优雅地放在胸前,恭敬地行了一个標准的法国礼,说了一段法文。
鸿臚寺的翻译道:“元首这位亨利子爵,代表法国国王向您致以崇高的问候。
徐晨微笑著道:“我也代表民朝向法国国王问好。”
徐晨温和的態度让亨利原本紧张的心情稍微放鬆了一些。
隨后,亨利命令隨从拿出法国国王送给徐晨的礼物。他先捧出一卷卷精美的天鹅绒布匹,几瓶法国特產波尔多的葡萄酒,最后,他拿出一些用玻璃瓶装的香水和一些散发著火彩光芒的宝石。
徐晨饶有兴致地看著这些礼物,当目光落在葡萄酒上时,眉头微微一皱。他想起西方人有往葡萄酒中添加铅来提升甜度的习惯。他心中暗自思量,以后若真与法国人开展大规模贸易,香水和天鹅绒这类商品可以引进,但葡萄酒必须谨慎对待。
看来得儘快想办法制定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標准,保障民朝百姓的健康。想到这里,他示意黄宗羲把礼物收好。
徐晨看向亨利问道:“贵国的国王派遣你们来民朝,有什么需求吗”
翻译马上用法语说了徐晨的。
亨利挺直了身子,神情庄重地说道:“伟大的元首,法国希望能与塞通商,想请您在赛里斯赐予一块土地,让我们建立贸易站,如此便能让两国的货物互通有无。”
徐晨听了翻译的话道:“我国的法令允许天下万邦商人来我国定居建厂房、做买卖。你们如果想要一块土地,可以找当地的官府去租赁。同时,也可以在京城附近建立大使馆,以此保证两国的交流往来。”
亨利听了,脸上露出大喜过望的神情。他早就听闻这位赛里斯的元首崇尚自由贸易,如今亲身体会,果然名不虚传。
民朝的关税只有5%,还允许外商建厂、通商,这在其他国家是难以想像的。法国人了几十年都没搞定的事情,竟被元首的一句话轻鬆解决了。
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元首,您的慷慨比从古到今贤明的君主加起来都要慷慨。”
但徐晨接著严肃地说道:“我虽然允许你们来民朝经商,但你们也要遵守我国的法律。如果你们犯法了,依旧会严惩不贷。”
亨利连忙点头,诚恳地说道:“我们一定会遵守贵国的法律。”
徐晨又说道:“我国也想派使者去法国建立联繫。”
如今民朝差不多一统,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盲目自大,必须睁眼看世界。前年马尼拉大战,西班牙人战败后毫无动作,这让他十分奇怪。他多方打听后得知,现在的西班牙国王是菲利普四世,欧洲正处於30年战爭时期。
西班牙几乎单挑了欧洲所有强国,葡萄牙不断摆脱西班牙的控制谋求独立,陆地上法国人与西班牙人打得不可开交,海上荷兰人截断西班牙的海上贸易通道,英格兰人则以海盗的方式掠夺西班牙人的白银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根本无力顾及吕宋的事情,加上民朝强大的国力,西班牙国王菲利普4世,还没有彻底发疯,想要和整个天下交战,所以对马尼拉战士只能装作不知道。
但徐晨知道这样幸运的事情不可能屡次发生,只有深入了解欧洲各国的情况,下次对付他们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靠运气取胜。
亨利兴奋地说道:“我可以带领贵国的使者去法国,我国的国王也像元首您一样慷慨大方,会拿出最好的地方给贵国当大使馆。”
如果国王能和赛里斯建立大使馆,取得政治上的联繫,那国王不就和赛里斯元首地位相当,那在欧洲的地位自然会高出其他国王一个等级。
法国使者离开后,徐晨把洪承畴召来,神情严肃地说道:“今天法国大使前来想要与我民朝建立商贸往来,这已经是西方国度第5家来到东方。
而我东方文明却还没有一艘船去西方,如此做睁眼瞎,闭关锁国,自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迟早会被人锤打。
想要不落后就要睁眼看世界,我打算派使者去西方各国建立大使馆,你安排一批官员和武官,让他们去西方各国建立大使馆,观察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既可以为我大同社商贸铺平道路,哪怕以后双方哪怕为敌人,也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洪承畴听了,眉头紧皱。前年大同社就派了一批大使去安南、苏禄等南洋小国,那些人回来后抱怨不已。很多小国简直就是原始文明,连大同社的乡村都比不上,哪怕是稍微富裕一点的安南等国,也只是相当於乡村的水平。这个职位在官员们看来差不多相当於被贬,而且是被贬到几千里外的海外,和西方的国家距离民朝差不多有2万里,这个距离只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大使。
徐晨看到洪承畴难看的脸色,问道:“怎么,有问题”
洪承畴马上回过神来,恭敬地说道:“没有问题!”
他自然不敢把属下的抱怨说出来。鸿臚寺原本是个清水衙门,但因为元首的这些动作,下属的部门越来越多,在朝廷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有了“第七部”的声望。他可不能因为这点事影响部门地位的提升。
很快,他就想到了办法,打算去找一些军事学院的年轻人做武官,再到鸿臚寺找一些年轻人去做大使。
10月25日,京城。
元首府热闹非凡,明朝各地的巡抚开始回京述职。这些封疆大吏匯聚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
江淮巡抚罗伟和南直隶巡抚李岩坐在一旁。
罗伟笑著打趣道:“长白,你在松江府大兴港口,据说还要建比我扬州港还要高的灯塔,你这是想压为兄一头吗”
李岩笑著回应道:“小弟这是萧归曹隨。”
两个行省本就是从一省分裂出来,地理位置相近,特產也大致相同。
这些年,李岩担任南直隶巡抚,基本上是有样学样地抄江淮行省的政策。
江淮行省有渔业產业,罗伟把当地的渔民集合起来,建立了捕鱼队,专门生產各种鱼肉罐头,扬州牌的鱼肉罐头在民朝市场上很受欢迎。
李岩也把江南的渔民组织起来,建立了自己的捕鱼队,生產江南牌的鱼肉罐头。如今,这两种品牌的鱼肉罐头在整个民朝竞爭激烈,各有特色。
不仅如此,扬州建立茶园,制定茶叶的標准,將茶叶分为甲乙丙丁不同等级,既提升了品牌,又提升了茶叶產业的利润。江淮行省的茶叶不仅在北方江岸区的大漠市场畅销,还占据了海外市场。李岩在金陵城也依样画葫芦,利用山丘地形建立茶园,制定江南茶叶的各种標准,积极抢占海外市场。
在丝绸產业上,南直隶也学习扬州,建立大规模的桑蚕园,打通丝绸產业上下游之间的联繫,降低生產丝绸的成本,提高丝绸的產量,提升丝绸的质量。
南直隶毕竟处於长江以南,加上地域广袤,又是明朝时丝绸纺织业的中心,不管是纺织女工的技术,还是江南对丝绸行业的管理人才都远非江淮行省可以比的。
只三年时间,南直隶的丝绸的品质不但追上来了,產量更是成倍扩张,超过了江淮行省,双方竞爭激烈。
最近,海上贸易的竞爭也愈发激烈。李岩投入大量的资源,在松江府建立大型港口,想要在海上贸易中分得一杯羹。毕竟江南海贸有著几百年的歷史,这是江淮行省无法比擬的优势。
双方在產业上相互重叠,竞爭的又极其激烈,说罗伟没有压力是假的。
李岩想了想道:“兄长,扬州的產业虽然发展的兴旺,但工匠的待遇也要提升,產业兴旺了,利润高了,但工匠的工钱却纹丝不动,这岂能算是在建设大同世界”
罗伟淡然道:“让更多人加入到產业的潮流当中,让他们有工钱可以赚,这本身就是在建设大同世界。”
江淮和南直隶虽然產业相同,但双方的发展模式却不一样,罗伟重视扩张產业的规模,不管是官营的还是私营的作坊,只要能赚钱他都支持,所以这些年扬州城的產业规模越来越庞大,几乎每五六年能翻一倍的规模,这自然带动大量的农户变成產业的工匠。
而李岩有当年金陵城的遭遇,他更加重视工匠的待遇,南直隶更多的是发展官营作坊,即便投资私人作坊,但也是以入股的形式,並且还要求这些作坊提升工匠的工钱和待遇。
所以这些年有不少金陵商贾跑到扬州去开作坊,当然与此同时,扬州也有不少人跑到金陵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