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1/2)
方月嵋讶然,“需要我帮你到山下请大夫吗?”
“这事我自己来吧。”元卿指了下前边高墙之处,“那里是什么地方?”
方月嵋跟着望过去,“那是姜老夫人的住处,谢三小姐便是跟她在一起吃斋念佛,也有好些年了。”
正要离开时,却发现寺外又来了一人,出行仆从众多,显然身份不俗。
方月嵋解释道:“那应当是乐瑶公主。”
温瑶?
她来这里干什么?
元卿匆匆别了方月嵋,跟着温瑶的车马,往归元寺去探情况。
温瑶没有进寺,在外等了许久,瞧见商哲从里面出来,才欢欢喜喜地拎着裙子下车。
商哲眉目间有一瞬的不耐烦,但还是上前行礼道:“见过公主。”
温瑶立马回礼,“商公子好巧啊,又见面了。”
温瑶对他存的是什么心思,商哲大约也能猜得出来。
可他现在心有大志,若是做了驸马,日后便再也不能掌握实权,如此他所付出的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商哲按耐住心里的烦躁,与温瑶拉开距离,“公主殿下既是来拜佛的,那便快些进去吧,在下就不多叨扰了,告辞。”
温瑶抿紧了嘴唇,手死死攥着衣裙,不让自己的情绪显露出来。
她极力忍住,稍稍仰起脖子,哏声道:“我们进去。”
身边侍女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忙躬身搀着公主。
等商哲离开,元卿才从墙角走出来,望着温瑶消失的背影若有所思。
回到木屋时,姜祈生已经转醒。
他自己挑了些药膏抹上,并问道:“你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
“半路看了场意外的戏。”元卿将剩余的药瓶放好,“等你好些了,我再同你一起去谢过方小姐。”
满满一篮子的药,方月嵋大概是把自己屋里的全给她拿来了。
不论如何,日后也该回礼表示一下。
姜祈生听拂柳说了今早发生的事,便也点头说:“是该去谢谢人家。”
他想着睡意朦胧中听到的那个声音,忽地问道:“那女子,你认识?”
元卿疑惑,“哪个?”
“就今天来的那个。”
“哦,你说方月嵋啊。”元卿恍然,“她是江州知府方朔的小女儿,人不错,就是命运有些离奇。”
姜祈生心里一动,继续追问:“此话何意?”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只听说她还有个双生姐姐,失踪多年,回来后不到几年就没了。自方大小姐死后,她也跟着身体消瘦,看了许多大夫,都无济于事。或许是方大人觉得京里名医众多,也许能治得了女儿的病,便将她送来了京城。”
祖父面前恭谨守礼、祖母面前乖巧听话、父亲面前装聋作哑、下属面前冷静持重,而到了陆昭那里,又是跳脱鲜活的另一面。
啧啧,说他属变色龙,还真没说错。
方月嵋悄悄靠近,眸中带着歉意,说:“我昨日无意中与谢妹妹说起此事,她很快便想到了受伤的是谁。她与姜老夫人常年在一起,自是熟悉姜家的事,所以……”
“无妨。”元卿看着站在床边的年轻姑娘,“我们最终也是要回京的,堂堂大理寺少卿在猎场中遭人谋害追杀,哪能这么轻易就揭过去?不管是用哪种方式,结果总不会变。”
她问:“那位便是谢三小姐?”
“是,她名叫谢绾,郡主当年胎弱早产,生下后便把她送到了姜老夫人身边,跟随修行。”
那邓老板的原配夫人谢氏,就是她的大姐了?
怪不得长这么像。
姜老夫人心疼地抚了抚孙子手臂的伤口,“出了这样的事,怎么不跟家里说呢?”
姜祈生默默低下头。
元卿适时帮他解围:“回老夫人,姜大人之前一直在忙,已经许久没回家了,后来遇到了些事,紧接着又是冬狩……”
她使眼色给姜祈生。
快告状啊,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浪费。
姜老夫人见他们二人之间挤眉弄眼,用帕子拭了拭眼角,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谢绾和方月嵋走出木屋,伺候的人也全部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