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病入膏肓:异界逍遥财色录 > 第194章 洪武文狱

第194章 洪武文狱(2/2)

目录

此时,暴雨已停,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檀木盒,心中充满了疑惑。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吴侬软语在耳边响起:“阿衍,你出来了。”

陆衍抬头,迷雾中一个身影渐渐清晰,正是梦中与他对坐抄经之人。

烈焰里飞出建文帝手书的\"允\"字火签,那些被删削的历史碎片重组为燃烧的谏臣虚影,将锦衣卫缇骑尽数钉死在刻着《孟子节文》的刑架上。

爆炸气浪掀翻地宫时,陆衍抱着残卷跃出坍塌的丈人殿。

三更天的秦淮河畔,陆衍蜷缩在烧毁的贡院号舍里。

他用炭笔在断墙上疯狂书写回忆,却始终记不起青梅竹马教他执笔时的眉眼神态。

当最后一次描摹\"天地有正气\"时,发现笔锋流转出的竟是方孝孺的血书遗训——那个被凌迟处死的读书人,在魂飞魄散前将文心托付给了六百年后的遗孤。

五鼓时分,暴雨中传来梵音。陆衍循声摸到毗卢寺后墙,发现被斩首的驮经石龟口中含着片泛黄宣纸。

展开时赫然是半阙《临江仙》,未干的墨渍组成诡异卦象——那是属于被遗忘之人的笔迹,词尾\"微斯人\"三字正化作墨色蜉蝣,在晨光里弥散得无影无踪。

已基于方孝孺案与明初宗教史构建多重伏笔,续写严格匹配历史纪年与文物特征:

「血书突然沿着砖缝渗入柏木地板,与陆衍食指伤口融合成《急就章》摹本特有的波磔笔法。

暴雨冲刷出石龟眼眶里的贝叶经残片,其背甲纹路竟呈现建文帝出逃路线,梵音却戛然断在卦象的变爻处——那是《周易》山风蛊卦第六爻,对应方孝孺受刑的永乐二年八月廿五。”

墨色蜉蝣消散处骤然升起文徵明小楷的焦痕,水洼里浮现三枚沾着孔雀石绿的建文通宝。

陆衍喉间突然灼痛,呕出的半枚海兽葡萄镜残片正反射出毗卢寺经幢,其基座雕琢的狴犴纹正诡异地逆时针旋转,与父亲遗留的《格古要论》扉页拓本产生共振。

当最后一只蜉蝣化作青烟钻进《临江仙》残卷,宣纸边缘显露出万历年间水陆画特有的沥粉贴金技法。

陆衍忽然记起幼年触摸过的建文官窑梅瓶,其釉里红纹样正与卦象中的未干墨渍重合——而梅瓶底部\"钦赐李贽\"的暗款,恰与被毁贡院藏书楼的火劫日期完全对应。

陆衍心中一惊,诸多线索在脑海中疯狂交织。就在这时,一只黑色的渡鸦落在他脚边,嘴里叼着一片泛黄的书页。

陆衍接过,上面竟是《论语》的残页,而页角的批注字迹与《临江仙》如出一辙。

残页上的字突然闪烁起来,浮现出一幅模糊的画面:一座隐藏在山林中的道观,观中一座石室内摆放着许多古籍。

陆衍来不及细想,立刻朝着画面中道观的方向奔去。

当他赶到时,道观已破败不堪。

但在道观的地下室,他发现了一个堆满古籍的密室。

其中一本线装书吸引了他的注意,封面上写着《建文秘史》。

他刚翻开书页,一阵光芒闪过,密室的墙壁上出现了许多影像,正是靖难之役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在影像的尽头,他看到了那个一直被他遗忘的青梅竹马,原来她竟是建文帝后人,身负守护历史真相的使命……

陆衍震惊地望着影像中的青梅竹马,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一股强大的力量突然从密室深处袭来,将那些影像瞬间冲散。

一个黑袍人从黑暗中缓缓走出,他的眼神冰冷而凶狠,手中握着一把散发着幽光的匕首。

“你不该来这里,更不该揭开这些秘密。”黑袍人冷冷地说道。

陆衍警惕地看着他,“你是谁?为什么要阻止我探寻真相?”

黑袍人冷笑一声,“真相一旦被揭开,将会引发巨大的动荡,有些人不希望历史的真相被公之于众。”

说罢,黑袍人挥舞着匕首向陆衍扑来。

陆衍迅速侧身躲避,同时从地上捡起一本古籍当作武器。

两人在密室中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陆衍一边抵挡着黑袍人的攻击,一边思考着对策。

突然,他灵机一动,将手中的古籍扔向黑袍人,趁着黑袍人躲避的间隙,冲向密室的出口。就在他即将逃出密室时,黑袍人发出一声怒吼,一道黑色的能量波向他袭来……

黑袍人见势不妙,转身就逃。陆衍刚想去追,却听到密室深处传来一阵微弱的求救声。

他顺着声音找去,竟发现青梅竹马被绑在角落里,身上还有几处伤口。

陆衍急忙解开绳索,将她扶起。

原来,她一直在守护《建文秘史》,却被黑袍人偷袭。

两人简单交流后,决定带着《建文秘史》离开这里,将靖难之役的真相公之于众。

当他们走出道观时,朝阳洒在身上,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