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726章 探索无止境

第726章 探索无止境(1/2)

目录

过了一会儿,他开口道:能告诉我更多关于分子智能设计平台的细节吗?

陆时羡微微一笑,知道对方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这个平台将整合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结构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实现从蛋白质设计到通路构建的全流程智能化。”

“你的基因编辑技术将成为这个平台的核心工具之一。

夕阳渐渐沉入海平面,天边泛起紫红色的晚霞。

我需要时间考虑。张封最终说道,还要和我在It的团队商量。

当然,陆时羡理解地点头,不过请记住,这个位置将一直为你保留。你是这个项目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他递给张封一个U盘:这里是项目的详细规划书和第一期建设方案。你可以带回去仔细研究。

张封接过U盘,郑重地放进口袋:我会认真考虑的。

两人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在经过挂着沃森照片的走廊时,陆时羡轻声说道:沃森他们开启了生物学的一个时代。现在,我们有机会开启下一个时代。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张封在沃森的照片前驻足片刻,然后转向陆时羡:给我一个月时间。”

“我需要处理好手头的工作,也要给It一个交代。

期待你的好消息。陆时羡伸出手,与张封紧紧相握。

......

一个月后,一个看似寻常的周二。

某个媒体的新闻版块发布了一则简短通告,夹杂在众多学术动态中,并不起眼。

通告称,基因编辑领域先驱、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张封,将受聘为华国南江繁缕研究院的特聘首席科学家,以兼职形式参与该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并指导国家生命设计大科学装置生物分子智能设计平台的规划与建设。

这则消息,在普通公众和主流媒体层面,几乎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对于不熟悉学术圈运作的普通人而言,这不过是又一位华裔科学家与国内机构的常规合作,远不如明星八卦或社会新闻来得吸引人。

然而,这则不足五百字的通告,落入全球生物学学术圈的深潭中,却如同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第一个做出反应的,是学术社交媒体ResearchGate和推特。通告发布后半小时内,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指数级飙升。

张封选择了繁缕?!这意味着什么?

兼职?这个模式很聪明,但It能同意?

陆时羡到底用了什么条件说动了他?

紧接着,各大顶尖高校和研究所的内部邮件列表、学术聊天群里,开始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资深教授聊天群里:

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兼职。张封的基因编辑技术,与陆时羡的枢纽蛋白理论结合,简直就是天作之合。他们这是要打造生命科学的终极武器

关键是那个生物分子智能设计平台。想想看,在枢纽蛋白的理论框架下,用张锋的基因编辑工具进行精准,这几乎是在搭建一个细胞操作系统

最可怕的是,他们还拥有那个正在建设中的大科学装置提供的算力和高通量实验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