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敢接下这个挑战吗?(2/2)
戴着黑框眼镜,眉头紧锁的是张栋梁,他正对着一段复杂的算法进行调试。
穿着格子衬衫,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的是徐岩。
而在一旁白板上快速推演着某种逻辑结构的,是王海。
他们甚至没有注意到院长和一位诺奖级别大佬的到来。
陆时羡没有打扰,而是静静站在一旁观察了片刻,然后才轻轻敲了敲入口处的玻璃门。
“张栋梁,徐岩,王海。”
三人闻声抬头,看到陆时羡,都有些意外地站了起来。“陆院士!”
“介绍一下,这位是张封教授。”陆时羡侧身让出张封。
三人显然认出了张封,脸上瞬间露出崇敬又略带紧张的神情。“张教授好!”
“不必拘谨。”陆时羡走到一块空着的巨型屏幕前,将自己的个人终端与屏幕连接。
“我们有一个想法,或者说,一个构想,需要你们把它变成现实。”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时间很紧,任务极难,可能需要你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全力以赴。”
他的话立刻勾起了三人的兴趣。
能被陆院士亲自前来并形容为“极难”的任务,绝非寻常。
陆时羡言简意赅地将“智能编辑器”的核心构想阐述了一遍。
如何利用枢纽蛋白作为生物传感器,构建一个能够感知细胞内部状态、并自主决定编辑策略的闭环cRISpR系统。
随着他的讲解,张栋梁的眼睛越来越亮,徐岩的手指已经无意识地在空中开始敲击,仿佛在模拟编码,而王海则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关键点。
“理论上可行,但实现起来……”张栋梁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
“关键在于如何将连续的、有时甚至是模糊的生物学信号,转化为精确的、可执行的逻辑指令。”
“这正是我们需要你们解决的问题。”张封接过话,语气中带着挑战的意味:“生物学提供了原理和组件,而你们,需要为它编写‘操作系统’。”
徐岩立刻追问:“有具体的枢纽蛋白动力学数据吗?还有cRISpR组件在不同细胞状态下的效率参数?”
“所有的现有数据,我会立刻授权开放给你们。”陆时羡操作着终端,“但更多的参数和关系,需要你们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去定义、去优化。这将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编码。”
王海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陆院士,您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为这个‘智能编辑器’设计一套前所未有的‘行为逻辑’?”
“没错。”陆时羡肯定地点头,“它要能‘思考’,能根据它‘感知’到的细胞环境做出‘决策’。这不仅仅是代码,这是在用代码定义一种新的生命交互方式。”
他看向三人,语气变得郑重而充满信任:“我知道这很难,时间也很紧迫。但研究院里,我认为只有你们三个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攻克它。怎么样,敢接下这个挑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