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心心念念(2/2)
李成拥兵自重,其部将马进更是凶悍无比,一路攻城略地,从江淮地区直逼江南,大有席卷之势,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不知为何,惟独对承瑾的绣坊避而远之。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腊月初。绣坊里的绣工们都在忙着赶制年前的订单,承风也每天奔波在采买、送货的路上。这天傍晚,承风带着采买的丝线回到绣坊,刚进门就听见念安的笑声。他走进正厅,看见姜承瑾正陪着念安在地毯上玩“找丝线”的游戏——姜承瑾把几种不同颜色的丝线藏在地毯的褶皱里,让念安找出来,念安每找到一根,就兴奋地举起来,喊着“小娘,红!”“小娘,蓝!”
“姐,丝线买回来了。”承风把布包放在桌上,念安看见他,立刻从地毯上爬起来,迈着小短腿跑过去,抱住他的腿:“舅舅,回!糖!”她还记得昨天承风说过,今天会给她带麦芽糖。
承风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麦芽糖,递给念安:“慢点吃,别噎着。”念安接过糖,小心翼翼地剥开油纸,咬了一小口,甜得眯起了眼睛,还不忘递到姜承瑾嘴边:“小娘,吃!”
姜承瑾咬了一小口,笑着说:“念安真孝顺。”承风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忽然想起小时候,姐姐也是这样,有好吃的总会先给他留着。那时家里穷,姐姐为了让他读书,早早地就跟家里学绣活,每天熬夜绣到手指发麻。现如今与姐相依为命,姐姐终于有了自己的牵挂,却缺一个为她遮风挡雨的伴侣。这是弟弟爱莫能助的。
腊月中旬的一天,绣坊里突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岳飞将军的副将。副将带来了岳飞的书信,信中说听闻姜承瑾绣艺高超,想请她为前线的将士们绣一批“平安符”,让将士们带着平安符出征,也让他们知道,后方的百姓在牵挂着他们。
姜承瑾看完信,立刻答应下来:“为将士们绣平安符,是我分内之事。请副将放心,我一定在年前赶制出来,送到前线。”
接下来的日子,绣坊里的所有人都忙了起来。姜承瑾设计了平安符的图样:中间是一个“安”字,周围绣着松柏和祥云,寓意着将士们像松柏一样坚韧,带着祥云的祝福平安归来。她还特意选用了红色和黄色的丝线,红色象征着勇气,黄色象征着希望。
念安虽然年纪小,却也想帮忙。她坐在姜承瑾身边,拿着小剪刀,学着剪丝线的边角料。有时候剪得歪歪扭扭,她还会不好意思地把剪刀递给姜承瑾,让她帮忙修整。承风则忙着采购更多的丝线和布料,还联系了镖局,确保平安符能顺利送到前线。
除夕前一天,第一批平安符终于绣好了。姜承瑾和承风一起,把平安符交给了副将。副将看着这些绣得精致的平安符,感激地说:“姜坊主、承风小哥,多谢你们。将士们收到这些平安符,一定会士气大振!”
除夕夜,绣坊里张灯结彩。姜承瑾做了一桌子好菜,承风买了烟花,念安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小灯笼,在院子里跑来跑去。饭后,三人坐在院子里看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念安坐在姜承瑾怀里,指着烟花喊:“小娘,花!美!”姜承瑾抱着她,轻声说:“是啊,很美。等明年春天,咱们绣一幅《春回大地图》,把这美丽的景色都绣进去好不好?”
念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靠在姜承瑾怀里,渐渐睡着了。承风看着姐姐和念安,笑着说:“姐,明年咱们绣坊一定会越来越好。”
姜承瑾抬头望着夜空,眼里满是希望:“是啊,会越来越好的。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只要大家都心怀希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风吹过,带来了新年的气息。姜氏绣坊的灯光,在扬州城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这里有亲情,有牵挂,有对家国的热爱,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姜承瑾深知,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握着针线,绣出山河,绣出温暖,绣出属于他们的盛世年华,而承风会一直陪在她身边,打理好绣坊,守护好这个家,念安会慢慢长大,或许也会继承她的绣艺,把这份温暖和希望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