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灵犬踏雪(1/2)
指尖抚过墨迹,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温和灵识,如同父亲的手掌轻轻按在我的头顶,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修行如牧鱼,既要懂得驱策,更要懂得放养“。
那年春天,父亲带我们去洛水放鱼苗,他将带有灵纹的鱼苗放入水中时,总会在岸边留下三道灵桩。
我不解地问为何不直接用灵网圈住鱼苗,父亲指着水中自由游动的鱼群说:“灵网能困住鱼的身,困不住鱼的心。
真正的守护是引导,不是禁锢。
就像修炼,强行掌控灵脉只会适得其反,懂得收放才能让灵气生生不息。“
如今看着手札上的批注,才明白诀的真义,从来不是强行掌控,而是在收放之间找到平衡,如同牧人对待羊群,既要有约束的绳,也要有自由的草场。
冰层下传来青鱼王悠长的鸣叫,那声音如同玉石相击,清越而悠远。
整个冰面的算纹突然亮起,淡金色的灵光沿着纹路流淌,将守鱼棚照得如同白昼。
我看见父亲的算筹在墙角悬浮而起,十二根紫竹算筹在空中旋转,自动排列成“泽天夬“的卦象,算筹间流淌的灵气与我们的灵脉产生完美共振,让我浑身都泛起温暖的感觉。
这一刻终于彻底明白:师恩如算纹,看似严苛的要求是守护的诀;父爱如洛水,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提点,早已在我们灵脉中种下了最珍贵的“留痕咒“。
记得去年冬天我修炼遇到瓶颈,整日焦躁不安,父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我跟着他去凿冰捕鱼。
冰镐敲击冰面的声音单调而沉闷,父亲却凿得极为专注,每一击都落在相同的位置。
他说:“凿冰如同修炼,力道不在重,而在准;速度不在快,而在匀。
你看这冰层,看似坚硬,实则有它的纹理,找到纹理一击即破,找不到纹理再费力气也没用。“
当第一尾青鱼跃出冰洞时,我突然明白,父亲是在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我,修炼的关键不在于急功近利,而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灵犬“踏雪“的吠声从远处传来,带着欢快的节奏,它脖子上的铜铃叮当作响,铃声中竟蕴含着“归妹卦“的灵韵,三爻位的铃声格外清脆。
哥哥收起冰魄,护腕上的赤鳞纹路变得温顺柔和,不再像之前那样锋芒毕露:“爹爹应该在返程的路上了,他一定感知到我们悟透了诀的真义。
上次我们在'八卦林'领悟'遁'卦时,踏雪也是这样提前报信的。“
我将手札紧紧抱在胸前,感受着桃花瓣传来的最后一丝暖意,那干枯的花瓣在灵识的滋养下,纹路愈发清晰。
看着冰面渐渐隐去的灵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这场风雪夜的领悟,如同父亲为我们点亮的灯塔,让我们在修炼的长路上,既懂得了快的真谛,更明白了诀的深情——那是一代代算师用生命传承的智慧,是比任何术法都珍贵的精神烙印。
守鱼棚外的风雪渐渐停歇,月光透过云层洒在冰面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辉。
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勾勒出起伏的轮廓,如同沉睡的巨龙。
哥哥将冰魄小心翼翼地收好,护腕上的灵光渐渐平息,只留下淡淡的余温。
“我们该回去了,爹爹肯定在等我们汇报今日的领悟。“
他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沉稳而温暖。
我点了点头,将《灵算手札》放进怀中,贴身感受着它的温度。
走出守鱼棚的那一刻,清新的空气带着雪后的甘甜涌入鼻腔,灵犬“踏雪“欢快地跑了过来,用头蹭着我的裤腿,铜铃的响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悦耳。
抬头望向天空,繁星点点,北斗七星的位置恰好与我们今晚领悟的“夬卦“相呼应,仿佛在印证着我们的收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