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生是万物的永恒主题(2/2)
因为他们始终牢记父亲的教导,要先求活,再去考虑死,生存是一切的前提,没有生命,一切都是空谈,所有的理想与抱负都无从谈起。
所以,他们率先着力于无氧的研究与修炼无溃呼吸术,将其作为保命的根本,日夜苦练,不敢懈怠,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与修炼中,成为一种习惯。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天边的启明星还未完全消失,兄弟俩便会来到院中的老槐树下,老槐树的枝叶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叶片上的露珠滴落发出“滴答”声,盘膝而坐,吐纳调息,感受内息在体内的流动,一呼一吸都遵循着自然的韵律,吸气时如同山间清泉汇入丹田,丹田处泛起温暖的气流,呼气时如同微风拂过湖面,将体内的浊气缓缓排出。
在这幽暗幽深、危机四伏的水底,无氧无溃呼吸术此刻成为了哥哥维持生命的关键所在,是他在这绝境中坚持下去的重要依仗,让他能在缺氧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意识与体力,不至于因窒息而亡,为他争取更多的求生时间。
求活、求生,这是一个何等重大而又充满挑战的课题,关乎着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是每个生物一生都在面对的问题,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多数成年人乃至所谓的专家,面对如此复杂艰难的课题,都不敢轻易涉足探索,认为其过于深奥玄妙,难以捉摸,充满了不确定性,让人望而却步。
可年少的弟弟,却凭借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好奇,勇敢地踏上了钻研之路,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勇气与智慧,如同一个小小的探索家,在未知的领域中不断前行,不畏艰难险阻。
仿佛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使命感,在冥冥之中驱使着他,不断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去寻找那隐藏在生命深处的生存密码,解开生命延续的谜题,为人类对生命的理解贡献自己的力量。
弟弟说过,求生,其实从在娘肚子里就已经悄然开始了,那是生命最原始、最本能的欲望,胎儿在母体中吸收营养、发育成长,从一个受精卵逐渐形成完整的生命,心脏开始跳动,四肢逐渐成形,就是一种求生的表现,为了能够顺利来到这个世界,感受世间的美好。
随着年龄的不断成长,人们不该越来越淡忘这份与生俱来的本能,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反而要持续不断地强化它,让其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能力,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本能地做出反应,保护自己的生命,延续生命的火种。
生命的力量,就在这一次次的探索与强化中,逐渐展现出它的强大与坚韧,能够抵御各种艰难险阻,在逆境中成长,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如同风雨后的彩虹般绚烂夺目。
生命,是如此的浩瀚无垠,复杂深奥,如同宇宙般神秘,以至于许多大人面对它,都感到迷茫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去深入了解,只能望而却步,放弃探索。
可弟弟却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敏锐的思维,如同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探索者,很快就找到了探索生命的切入点,打开了通往生命奥秘的大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却又普通至极的日子,没有任何特殊的预兆,天空湛蓝如洗,蓝得像一块纯净的蓝宝石,没有一丝云彩,偶尔有飞鸟掠过,翅膀划破天空留下淡淡的轨迹,而后消失在天际。
飘着几朵白云,如同般点缀在天空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光影在地面上跳跃,如同跳动的精灵,温暖而惬意,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还夹杂着泥土的芬芳。
那年弟弟才九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年纪,对一切事物都想探个究竟,有着问不完的问题,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海绵吸水般强烈。
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一边迈着轻快的步伐,步伐如同跳跃的音符,每一步都充满活力,脚踩在落叶上发出“沙沙”声,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手中的《李调元佳话》,书页被风吹得微微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大自然的伴奏。
书中的故事引人入胜,有李调元智斗权贵的机智,他以巧妙的言辞化解危机,维护乡邻的利益;有他体恤乡邻的善良,在灾年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让他沉浸其中,时而为人物的遭遇感叹,时而为情节的巧妙而微笑,完全融入了书的世界,忘记了路途的疲惫。
山路又高又陡、坎坷崎岖,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子与杂草,杂草上的露珠沾湿了他的裤脚,每一步都充满艰辛,需要格外小心才能保持平衡,避免摔倒,稍有不慎就可能扭伤脚踝,延误上学的时间。
路边的野花却开得正艳,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紫的像霞,竞相绽放,散发着淡淡的花香,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翅膀扇动的声音细微可闻,蜜蜂在花蕊中辛勤采蜜,发出“嗡嗡”的声响。
当爬到半山腰时,一阵山风吹过,带来清新的草木气息,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让他精神一振,仿佛一道灵光突然在脑海中闪过,弟弟的脚步不由得停下,眼中闪烁着顿悟的光芒,他竟提炼出了关于生命生活的要言大义,那就是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生活活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