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拔得头筹(2/2)
“哈哈,我说什么来着!”朱子明一蹦三尺高。“骐骥骐骥,创造奇迹!”
“快上去吧。”朱子庚笑着催促苏录道:“快上去吧,放心,我爹我三叔都在呢。”
苏录又看了看二哥和黄峨等人,见他们都向自己点头,便步履沉稳地跟着那李家仆人上了鼓楼。
~~
泸州鼓楼以四层砖石结构为主体,顶层采用重檐歇山顶,覆盖青灰色筒瓦。楼体四面开窗,内里十分轩敞,可作宴饮观光之用,故而又名大观台。
每年上元中秋,知州大人都会在此宴请诸位上官,及泸州的高门大户。
此时,大观台上灯火通明,朱漆回廊遍悬羊角灯。三层雕花槅扇尽皆洞开,以便达官贵人们欣赏满城的灯火与烟花。
楼内设着九张八仙桌,桌上水陆列陈,美酒飘香,官员缙绅其乐融融,共享太平盛世……
仆人领着苏录进到楼内,径直来到主桌旁,对坐在首位上的老人家恭声禀报道:“老太爷,那位公子带来了。”
“还不快拜见。”仆人又小声对苏录道。
苏录便朝主桌上众大人,深深一揖道:“晚生末学苏录,拜见老公祖、李老大人、兵宪大人、指挥大人。”
进来之前,那仆人就已经告诉他,桌上都有哪些人了。以及行礼的顺序了……知州是老父母之父母,所以要放在首位。李老大人是兵宪大人的前辈。指挥大人虽然是正三品,官阶最高,但却是兵宪大人的下属,所以要这样排。
李家老太爷已经七十好几的人了,精神头还挺不错,闻言打量着来人,只见这是个极清爽俊秀的少年,虽是布衣白衫,却依然神情沉稳,目光平静,丝毫不见怯场。
“好好。后生可畏!”李老太爷赞许笑道:“我以为能射中此虎者,必是哪家的子弟,没想到居然是位寒门俊秀!”
说着对贾知州笑道:“这说明本州教化百姓十分得力啊。”
“老大人过奖了。”贾知州自然很开心,笑问苏录道:“你是鹤山书院的学生吗?”
“他是老朽的顽徒。”这时,邻桌一个背对苏录的老头转过身来,正是刚山先生朱璋。
苏录赶紧再次作揖道:“先生也在。”
这时又看到了坐在朱璋身旁的朱玠,忙继续问安:“世伯也在。”
“哈哈,弘之,居然是你!”朱玠也不像在家里那么严肃了,满脸慈祥地招呼他道:“过来过来。”
“是。”苏录赶紧乖乖过去,朱家大爷年迈多病,现在在外就是朱二爷代表朱家了。
朱玠拉着苏录的手,对主桌四位大人介绍道:“苏录是我九弟在太平书院发掘的神童,他进京赶考之前,把这孩子托付给我三弟教导。我三弟什么为人大家也都知道,私下都对他赞不绝口了。”
苏录吃惊地看一眼朱璋,不是说收不收我还在两可吗?
朱璋闹了个大红脸,闷声道:“二哥夸张了,我没夸过他几句。”
黄珂闻言取笑他道:“刚山兄,你不是一贯秉承‘君子贵以诚’吗?明明来的路上还跟我吹嘘,自己收了个无底洞似的高徒,讲多少知识都能吃下去那种。”
“哎呀,你们不要拆穿我。”朱璋无奈道:“我怕他会骄傲的。”
“哈哈哈……”众人便大笑起来,还从来没见朱三爷这样呢。
“我说嘛,原来是名师高徒。来来,老夫敬你一杯。”李老大人笑着让人给苏录倒一杯酒。
“抱歉老大人,他还得以学业为重。”朱璋忙阻拦道。
“放心,是素酒。就你一个人爱才惜才呀?”李老大人笑道:“看来是真紧张他的宝贝学生啊。”
“哈哈……”众人又是一阵笑,朱璋这才不做声了。
素酒就是和尚尼姑也能喝的低度酒,苏录一看酒色就知道是葡萄酒,便谢过老大人,端起来一饮而尽。
“好好好。”李老大人笑着点头。
这时贾知州也让人倒了杯素酒,对苏录笑道:“本州也得敬你一杯。”
说着对众人道:“本州也想起来了,合江的卢知县来州里时,整天把这孩子挂在嘴上……说他创造了一种注音符号,十分的神奇,可以让人半个月内就学会注音拼读。”
“是吗?这么厉害呀!”老爷们虽然对什么‘注音符号’兴趣缺缺,但得捧知州大人的场啊。
“这样的神童我们居然今天才听说,真是不应该呀!”
“是的,现在合江所有社学都已经开始试用了。效果好的话,本州还会在泸州推行。”贾知州笑道:“我们泸州说不定真能变成‘天南邹鲁’了!”
“要真是能成,老公祖功德无量啊!”众位老爷纷纷煞有介事道:“我们得给老公祖立生祠了!”
“哈哈哈……”虽然八字还没一撇,但贾知州依然觉得很爽,端起酒杯对苏录道:“来,就为你这份仁心,本官敬你一杯!将来若能大功告成,一定重重有赏!本州还会上报朝廷!”
“多谢老公祖。”苏录赶忙双手接过酒杯,再次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