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2/2)
说回苏录这边,整个一下午,都在接受刚山先生的高强轰炸。
刚刚找回点自信的朱学霸,又被打击成了垂头丧气的学渣小朱……
苏录也感觉有些吃力了,本来以为刚山先生只教半天,学习的内容也会减半。结果朱三爷养精蓄锐一上午,整个下午龙精虎猛地讲个不停,几乎教了之前一天的量……
这也是因为《礼记》的内涵太丰富了,可讲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仅仅《曲礼》篇中的‘二十曰弱冠’这五个字,刚山先生就旁征博引整整讲了一下午!
而且全是干货,一点水分都没有的那种……
除了讲解‘陈说郑注孔疏’之外,刚山先生还会串讲《仪礼》曰:
“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十七篇,第一篇就是《士冠礼》。”
然后便详细讲述,冠礼时,士要经过三次加冠,分步赋权——
始加缁布冠,象征告别童子状态,获得士的基本身份。冠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再加皮弁冠,对应‘兵事之服’,标志承担保卫宗族的责任。冠词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三加爵弁服,士人着玄冕服参与宗庙祭祀,方能获得完整的贵族政治权利。冠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什么,你觉得这样还行?确实,如果只是泛泛了解,这样就差不多了。
但苏录和朱学渣可是《礼记》方向的研究生,要学以致用的,那就不得不详细学习具体的仪节了——
从筮日、戒宾、宿宾等前期准备,到正礼前日的为期、陈设,以及最重要的正礼仪轨,到最后的见母、见宾、酬宾。
乃至各种特殊仪制,如孤子庶子冠礼,醮礼替代醴礼……全都要牢记所有的仪轨、祭品、着装、换装、祝词……
知识点成千上万,一一列出绝对能让人患知识恐惧症!
一直讲到天擦黑,刚山先生的嗓子都讲冒烟了,才刚刚讲完正礼,还没有讲各种变礼……
再看苏录,记笔记记得笔头都秃了……
朱学渣更是直接放弃记录,只负责给苏录翻页续墨,这才能勉强听得过来。
“下课吧……”刚山先生的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只好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看着两个满脸虚脱的学生,朱璋嘿然笑道:“现在明白为什么治《礼》,需要打铁的身板了吧?”
“明白了……”两个弟子有气无力道。
“先生,有必要这么拼吗?”朱子和实在忍不住发问道:“我们年轻顶得住,真怕你累出个好歹来。”
“不要紧。”刚山先生哑着嗓子道:“不打紧,只上半天的话我还顶得住!”
“学生的意思是,咱慢点来行不?”朱子和苦着脸道。
“不行。”朱璋没好气道:“你想跟你九叔一样,二十年都中不了进士吗?”
“要是每天都这么学,我能不能活二十年还不一定呢。”朱子和唉声叹气,又推了苏录一把道:“骐骥,你也说句话呀。”
苏录便道:“中个举人我就知足了。”
不知不觉,小苏同学也膨胀了。之前一直是中个秀才就知足了的……
“想中举人也得这么学,你以为举人就好中吗?”朱璋哼一声道:“再说了,连束脩都没交,还挑肥拣瘦开了!”
“先生,学生第一天就带束脩来了,是你不要的呀!”苏录叫起撞天屈道:“不是说收不收我还两可吗?”
“现在可了行不行?”朱璋闷声道:“明日带束脩,来行入学习礼!”
昨晚大观台的见闻,给朱三爷造成了强烈的危机感,他感觉再不出手定下名分,这匹到手的骐骥,随时可能会被人拐走了……至少他就亲眼看见,王家白家的老爷在主动招揽苏录了。
天才少年谁不爱?做买卖还有赚有赔,培养自家子弟也有可能不成才,唯独投资这种冉冉兴起的新星,基本稳赚不赔……除非像唐寅那样,中了江南解元都能把自己浪死的货。
但这都是极小概率事件,谁都知道不会再有第二个唐寅了。君不见多少人疯狂投资杨慎,让他小小年纪就名满天下的?
简直就没有比这更稳妥、更划算的买卖了。苏录虽然行情跟杨慎没法比,但已经有了‘泸州小杨慎’之名。在投不到杨慎的情况下,投他也是不错的选择……
昨天回来的路上,朱玠就跟朱璋说,一定得抓紧了苏录,所以他也顾不上矜持了。若非治的是《礼记》,礼不可废,他恨不得让苏录身上有多少钱,都直接掏给自己,就当学费得了!
ps.困死了,但还有一章没检查,所以还得打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