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宝贝到手(2/2)
因为没人能知道,每件宝贝会拍卖多久。
有些宝贝很多人竞争,拍卖时间自然就被拉长了,反之亦然。
所以沈丛早早就来等着,反正他也不觉得无聊。
一来可以增长见识,二来身边美人作陪,有趣得很。
下午四点,主持人宣布:
“下一件拍卖品,是海外回流的西周末期青铜簋……”
主持人开始介绍这件青铜簋的来历。
说是海外一个名叫卢比斯的藏家将这件青铜簋“送”回来。
又说这件青铜簋承载了怎样怎样一段历史。
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主持人最终说道:
“青铜簋起拍价300万,各位可以开始竞价了。”
拍卖厅里,不少藏家面面相觑,都没想到这件青铜簋的起拍价居然才300万。
要知道,这可是青铜器,起拍价500万都不算高。
“起拍价太低了,估摸着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懂青铜器的藏家几乎都这么认为。
而懂青铜器的藏家,昨天就看过了,更是觉得这件青铜簋没有太多价值。
但青铜器还是难得的,所以也不至于无人问津。
“301万。”有人出价。
“302万。”
“305万。”
陆续有人竞价。
但每次加价都不高。
一万两万的加,没什么意思,更没什么激情。
这也让更多不懂青铜器的人认为,这件青铜簋就是不行。
真正有价值的宝贝,每轮加价十万甚至几十万都相当常见。
青铜簋每轮加价一两万,显然都对它兴致缺缺。
沈丛自然乐于见到这种情况。
他巴不得一个举牌子的都没有,他直接以300万最低价捡大漏呢。
“315万,还有人出价吗?”
主持人扫视一圈,便开始倒计时:
“315万一次,315万……”
话音未落,便见有人举了318万的牌子。
自然是沈丛出手了。
常伟新扭过头,看到沈丛后,一下子认了出来。
这不是昨晚那个“外行”、“新手”吗?
“年轻人,不听劝啊?”
常伟新刚才也举了一次牌子,但有人加价后,他便没有再参与竞价。
在他看来,能310万以内拿下青铜簋,还算是能接受。
可要是超过310万,那就很亏了。
沈丛出价318万,自然是愚不可及。
“我还是喜欢这玩意儿。”
沈丛对着常伟新微微一笑。
“害,随你吧,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
常伟新摇头,也懒得和沈丛多废话。
沈丛这种不听劝,自以为能捡漏的愣头青,他见了不知多少了。
但这种愣头青的结局是什么?不都是亏得裤衩子都不剩了吗?
沈丛,也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