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提前握住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未来(62(2/2)
这话刚落,那日本学生突然转头朝这边笑了笑,用还不错的中文喊:“泥嚎!”
许晓梅吓得赶紧缩回脑袋,趴在桌上憋笑。
许成军笑着对日本人来了句:“pleasedtoetyou.”
口音很标准,一旁的美国女生惊讶地看着许成军。
她第一次听到发音这么标准的中国学生。
苏曼舒也是诧异的看着许成军,眼里异彩连连。
“oetu!andilovehowclearyourpronunciationis—easytofollow.”
(你好,你的发音很标准。)
“utoo.”
(你也是。)
美国女生满脸问号。
我也是
我他妈就是美国人!
许成军也懒得理她。
你夸我我就得搭理你
闲的啊
他从21世纪过来的,对欧美白人不说不屑一顾。
但也不至于另眼相待。
一身古龙水味,着实受不了
除非有好处,他没必要特意接触这帮人。
苏曼舒对许成军的表现很满意。
“夫德”满分。
还有魅力
她忍不住笑了,嘴角弯弯的,煞是好看,给许晓梅碗里舀了勺罗宋汤:“快喝,凉了就酸了。”
“我怎么没有”
“大老爷们没长手!”
算了,爱屋及乌!
女人讨好我的小技巧罢了
一顿饭很快吃完。
最终。
许成军还是认识了这个日本人和美国人。
他不好奇外国人,
但架不住外国人好奇他。
一个穿着打扮洋气,英文流利眼里满是自信且对他们不敢兴趣的中国人很难不引起他们的好奇。
日本人叫藤井省三。
通过“中日友好协会”这一民间渠道申请,在复旦短期研修,主攻鲁迅研究。
听说许成军是个作家,且是中文系学生,就更加热情。
一会一句“南达贴”“松那扣托”“比哭里西塔”。
这种口音习惯,让许成军觉得这人有点像日本电影里无能的丈夫。
美国女生叫alice(爱丽丝)。
交换生,是来复旦短期进行语言学习的。
金发碧眼,低配版瑞秋。
俩人热情地告诉了许成军他们的居住地址。
许成军热情的接过来。
出门的时候,随手扔到了垃圾桶。
苏曼舒:“你对外国人不好奇”
许成军:“有什么好奇的必要”
你特么不是一直盯着写着爱丽丝宿舍的小卡片呢么!
苏曼舒满意的点点头:“你对外面的世界不好奇么对发达的西方国家不好奇么”
至少她是对教授们口中那个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还是有着想要了解的欲望。
苏曼舒这话问出口时,许成军正用牙签剔着牙。
目光扫过食堂门口三三两两结伴的学生。
牙签粗糙的触感让他有种隔世的恍惚。
他没直接回答,反倒先笑了笑,声音压得比刚才和留学生对话时更低些,带着点过来人的漫不经心。
“你觉得外面的世界新鲜,是因为现在咱们见得少。就像三十年前的人看收音机,觉得是稀罕物,可再过二三十年,家家户户都有电视,谁还会围着收音机挪不开眼”
他抬眼看向苏曼舒,眼神里没有1979年青年该有的憧憬,反倒多了几分通透的冷静。
“西方国家是发达,可那是他们走了上百年的路。咱们现在缺的不是‘好奇’,是把路走稳的底气。你看刚才爱丽丝身上的风衣,藤井手里的精装书,这些东西再过几十年,咱们中国学生出门,未必比他们差。”
说到这儿,他想起2025年留学市场的景象。
全网调侃qs、泰晤士世界高校排名。
比耶鲁高一名的是新南威尔士
比普林斯顿高四名的还是新南威尔士
上不了港大的可以读清北!
stea和澳洲八大同时申请,澳州八大的offer先到一步
中国学生去欧美名校不再是“稀罕事”,国内招聘更认可92,而非是qs前几百。
那时候谁还会因为见个外国留学生就缩脑袋
谁还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
也不是没有,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好奇……”
许成军把牙签扔进垃圾桶。
“等咱们自己的工厂能造出像样的汽车,自己的大学能吸引全世界的学生来读书,到时候再去看外面的世界,才是带着底气的‘看’,不是现在这样隔着层雾的‘好奇’。现在嘛,与其盯着别人的日子,不如把咱们自己的书读好,把能做的事做好,这比什么都实在。”
他说这话时,苏曼舒正怔怔地看着他。
食堂窗外的阳光刚好落在他脸上。
他没有对外国的追捧,也没有对未来的焦虑,只有一种见过结局后的笃定。
就像知道几十年后中国会站在更高处,所以此刻的“不好奇”,不过是提前握住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未来一样。
这男人真神秘啊
但是,苏曼舒脑子里其实还有很多问题。
此外,中国将如何迈过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陷阱
苏曼舒学经济的。
西方经济学。
她脑子里有一头问题,中国真的能发展到国外一个水平么
学的理论告诉她大概率不能。
这也是这个年代很多人的普遍认知。
但是看着许成军的模样,他似乎对这些并不是不懂。
那他为什么这么自信
他真的对这个男人太好奇了——
下午,在苏曼舒陪同下,许成军三人来到了图书馆。
图书馆内,座无虚席。
学生们有的埋头研读课本,有的专注地做着笔记,有的则沉浸在一本本经典著作中。
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会低声与旁边的同学交流讨论,或是向坐在附近的老师请教。
阅览室里虽然人很多,但大家都很自觉地保持安静,只有偶尔翻动书页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许晓梅压低嗓子:“哥,大家都这么认真的么”
“我又没上过大学我拿知道,问你曼舒姐。”
许成军只知道前世的大学生占座打王者,1979他还真不知道。
“能考上复旦的都是各地比较优秀的学生,大家也会珍惜这样的机会。”
苏曼舒笑着说。
“你曼舒姐就这么优秀”
苏曼舒:“”
图书馆办公室在原圣约翰大学礼拜堂附楼一楼。
三人敲门走进的时候,刘主任正低头处理文件。
“你们是曼舒”
“王姨好,我来陪朋友的妹妹办理入职。”苏曼舒熟络的打着招呼。
“朋友的妹妹”
正在一旁感慨苏曼舒真好用的许成军连忙接过话茬:“刘主任您好,我是朱冬润朱先生的学生,之前章师兄说.”
“你是成军同志“刘雨梅带着表情还带着恍然。
“章教授一直跟我说他老师收了个关门弟子,一直无缘得见,今天能见到也是缘分,快坐。”
“谢谢主任,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妹妹许晓梅,以后还得麻烦您多关照。”
“这是应该的。”刘玉梅笑的很客气。
“不说别的,就看你这未来大作家的面子,也得照顾好啊”
许晓梅从许成军旁边凑了出来,漏出个小脑袋,甜甜地笑道:“谢谢刘主任我会努力做好工作的,您放心”
“这丫头也是怪会说的”
这一路上,许成军算是看出了,许晓梅是长了张讨长辈喜欢的嘴。
有出息!
办公室内,几人简单闲聊几句,刘雨梅拿着长辈的身份,关照了几句许成军的学业,意味伸长的在他和苏曼舒之间瞄了几眼,又大致说了许晓梅的工作内容,和章培横说的出入不大。
只待后天周一来上班。
晚上,苏曼舒陪着许晓梅去宿舍收拾了床褥。
带有淡黄色印有牡丹的“国民床单”、被褥、枕头等床上用品这是从家背过来的。
又去买了印有“红双喜”字样的搪瓷脸盆、毛巾、牙刷、牙膏、牙缸、暖水壶。
暖水壶是苏曼舒买的,说无论如何也要送晓梅妹妹一个暖水壶。
许成军没办法,而晓梅则是乐开了。
在她看来,收个暖水瓶怎么啦
曼舒姐早晚是我嫂子嘛
职工宿舍里。
“曼舒姐,你和我哥咋认识的,跟我说说呗”
“年纪不大净八卦是吧!”
苏曼舒帮着许晓梅铺着床单,笑骂道。
“你哥面试,我俩在中文系资料室见的,互相打招呼认识的。”
“哇,好浪漫啊”
“哪浪漫啦!”
“曼舒姐,你是不是喜欢我哥啊”许晓梅一脸促狭。
“死丫头,跟我混熟了是吧!”
苏曼舒作势要打,许晓梅也不躲,大眼睛就这么盯着苏曼舒,到是给苏曼舒闹了个大红脸。
“反正啊,我哥说她喜欢你的!”
“啊啊”
“他他怎么说的”
“你跟我说说,晓梅”
——
此时的许成军正在图书馆,奋笔疾书。
每月至少一篇。
最近和苏曼舒的信让他有了新的灵感。
为什么时间空间只在一条线上
为什么8月底发的信就不能8月中旬到
2024不能和1979对话么
这次他要写一篇中篇小说。
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