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李兆廷:我没见过,但我大受震撼!(2/2)
教主依旧是教主。
善母变成左右使者。
原子变成护教法王。
五明子变成五行旗。
五类魔变成五散人。
昆仑明教有两个鼎盛时期。
一个是龙啸天担任教主,他以绝世武功扫荡江湖,堪称第一魔头。
一个是阳顶天担任教主,阳顶天不仅是魔道绝顶高手,还有八面玲珑的经营能力,明教高层,人才济济。
接下来是盛极而衰。
阳顶天突然失踪,生死不知。
金毛狮王滥杀无辜,血案累累。
青翼蝠王走火入魔,寒毒蚀体。
紫衫龙王隐姓埋名,不见踪影。
白眉鹰王自立门户,开宗立派。
左右使者死于关东武林大会。
五散人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
五行旗镇守明教总坛,短时间内不会产生问题,但没有钱粮供给,过得三五年时间,五行旗会不战自溃。
如果拜火教趁此机会,以波斯总教的身份,带着圣火令等信物,去昆仑明教招降五行旗,未必没有机会。
不过,他们来雪山派做什么
难道圣火令藏在雪山派”
程淮秀依偎在李兆廷怀中,知道李兆廷思索问题时的习惯,主动把玉足塞入李兆廷掌心,静静享受爱抚。
厉胜男依偎在另一侧,用秀发挑逗李兆廷的下巴:“相公,师父年轻时去过波斯,他对拜火教非常鄙视。”
“普天之下,能被老爷子看在眼里的不超过二十个,拜火教那些神神叨叨的神棍,怎能入老爷子的法眼”
“相公误会了,不是师父眼高于顶目中无人,而是拜火教不成器。
无论大明尊教还是明教,都是被外敌覆灭,遭遇的敌人,都是所处时代的翘楚,他们甚至招惹到了相公。
相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战绩,就是在关东武林大会一剑破千,杨逍、范遥死于此战,是昆仑明教的荣幸。
拜火教的局势截然不同。
首先是由于保存不当,武功秘籍有的被盗走,有的被老鼠啃啮,祖传武功失传九成,武道传承越来越差。
负责注释经文的十二宝树王,原本都是高手,随着时间推移,只有三个称得上是高手,余下的都是废柴。
有四人单纯只是注释经文,一点武功也不会,按照教规,十二宝树王必须同进同退,不能私下单独行动。
这就导致宝树王出门时,不仅无法提供帮助,反而可能成为累赘。
最近几年,波斯那边的朝堂局势与中原差不多,每天都在打仗,各种教派层出不穷,拜火教越来越虚弱。
如果拜火教的代表,千里迢迢从波斯赶来,多半是为了找寻帮手。
一是找回乾坤大挪移、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等武技,增强自身实力。
二是招揽昆仑明教,与别的教派争抢地盘,如果实在打不过,就利用这些高手的力量,尝试着进攻中原。
问题是……
他们来雪山派做什么
难道走到半途迷路了
不可能啊!
拜火教是跟随商队来的!
别人有可能走错道路。
商队怎么可能走错路
相公,你怎么看”
从杀戮痕迹判断,凶手多半来自波斯拜火教,很可能是风云月三使以及某位宝树王,但是,从行为逻辑分析,完全搞不懂他们为何刺杀白自在。
白自在与明教没有任何恩怨。
无论白自在武功高低、品行如何、是疯子还是正常人,对明教而言,白自在是与他们相隔数千里,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对拜火教更是如此。
谁特么闲着没事,绕过小半个地球的道路,刺杀一个疯疯癫癫、满口胡言的陌生人,小丑也没这么疯吧!
难道他们真的走错了路
就算让“迷路侯”李广带队,也不至于从昆仑山走到天山吧!双方差着好几千里路,傻子也能看出问题!
“梅剑,你有什么想法”
李兆廷随口问了一句。
梅剑开头:“老爷,奴婢自幼在缥缈峰长大,这是平生首次出门,走十几里就会迷路,更何况走数千里”
兰剑承接:“老爷,夫人,你们是长期出门的,擅长辨认方位,那些一辈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走路都要坐轿子的贵族,哪知道什么东南西北”
竹剑转折:“奴婢觉得,拜火教那什么宝树王,就是单纯走错了路,他们远在万里之外,只知道明教总坛位于一座高山,哪能分辨昆仑和天山”
菊剑收尾:“雪山派高手不多,但雪山派所在的凌霄城异常繁华,再加上白自在吹嘘自己是古往今来、天下无双的大高手,宝树王哪知道这是白自在胡言乱语,最先涌现出的想法,肯定是逼问拳经剑谱,然后发生了争斗。”
梅剑比划了一下:“他们不知道白自在是在吹嘘,误以为白自在是震古烁今的无上大宗师,出手便是全力,没想到一招得手,白自在魂归西天。”
兰剑坐在李兆廷身后,为李兆廷按压太阳穴,柔声道:“老爷,夫人,你们都是聪明人,容易胡思乱想。”
李兆廷:
程淮秀:┓┏
厉胜男:
三人同时:
李兆廷确实想多了。
波斯临近地中海,海运发达,在海上航行的情况下,基本不会迷路,只要有海图,就能轻松找到灵蛇岛。
从波斯走陆路去往昆仑,要先经过昆仑和天山交界处“小光明境”,这里是魔教的地盘,不敢稍作停留。
然后,他们走歪了……
本想沿着昆仑山找光明顶。
最终结果是沿着天山一路向东,中途劫掠几个部落,颇有收获,霍青桐部落遇到的麻烦,就是来自他们。
被霍青桐带人打退后,负责带路的宝树王,继续按照山脉走势赶路,误打误撞找到凌霄城,得知城内有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豪杰、大宗师,想去偷盗拳经剑谱,这才有后面的事。
察觉到白自在是水货,雪山派上上下下没什么高手,宝树王略作商议,决定占据凌霄城,把凌霄城作为拜火教的一座分舵,然后再去找光明顶。
还有件事超出李兆廷的认知。
华夏的教派讲求“百家争鸣”。
菩提达摩传下少林七十二绝技,后人可以修改、补充,甚至能把部分武技剔除,把自己的武技补充上去。
张三丰传授弟子“虎爪手”,俞莲舟觉得威力不够强,多加修改,张三丰除了要求弟子慎用,没多说什么,掏腰子的虎爪手,确实需要慎用啊!
古往今来的儒家经典,那个不是被诠释出多个版本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各有各的理念。
拜火教内部等级异常森严。
武功最高的风云月三使,实际上只是护卫,没有提出建议的权利。
负责引路的宝树王,可以看做拜火教的“军师”,团队唯一智囊,半点武功也不会,专门负责注经释文。
走错了路,别人不能质疑,否则会开启一场辩论,辩论输了的一方,根据拜火教教规,要净化他的灵魂。
翻译过来就是——烧死!
为了自己的脸面,宝树王不能说自己是废柴,分不清方向,带错了路,连累大家走数千里冤枉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在他们耐心耗尽之前,幸运的到达凌霄城,唤醒了强盗本能。
这么好的城池,不抢白不抢。
如果能彻底占据凌霄城,这些冤枉路都是值得的,轻松稳住士气。
李兆廷想的是,就算带路的人是愚不可及的笨蛋,随便找个本地人,让对方做向导,也不至于歪这么多。
难道拜火教都是哑巴
从头至尾,李兆廷从未想过,对方的字典里,没有“认错”二字。
对于宝树王而言,承认错误会稀释他们的神性,宝树王的权威,不是来自武功,而是来自注经释文、举行祭祀仪式的神性,神性比性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