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私事(2/2)
郑仪看著时机成熟,便看似不经意地將话题引向了更轻鬆的方向。
“王主任,最近家里都好吧听说令媛在国外学业进展顺利”
“劳郑书记掛心,一切都好,小丫头还算爭气。”
王副主任笑著回应,眼神却微微一动,知道郑仪可能要切入“正题”了。
到了他们这个层级,这样的私下会面,很少会纯粹閒聊家常。
果然,郑仪轻轻嘆了口气,语气带著兄长特有的、混合著骄傲与无奈的情绪:
“说起来,我家那个不省心的弟弟,最近也给我出了个难题。”
“哦”
王副主任配合地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郑浩同志我印象中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啊,在基层锻链得怎么样”
“基层是所好学校,確实成长了不少。”
郑仪点点头,隨即苦笑道:
“就是……心气有点太高了。这不,刚刚跟我表態,说要报考咱们省委办公厅。”
他说话时,目光坦然地看著王副主任,没有任何请託之意,更像是一种家人间的抱怨和分享。
王副主任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郑仪的意图。
这不是来走关係,而是来“探路”和“备案”的。
“报考省委办公厅”
王副主任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讚许:
“这是好事啊!说明郑浩同志有志气,有追求!我们办公厅就需要这样有基层经验、又有上进心的年轻干部!”
他沉吟了一下,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郑书记,不瞒您说,办公厅的招考,程序上是绝对严格、公平、公正的。笔试、面试、考察,每一个环节都有严密的组织和监督制度,確保把最优秀、最合適的人才选拔进来。”
他这话,既是陈述事实,也是向郑仪表明態度:
考试不会有猫腻,全凭实力。
郑仪点了点头:
“这个我完全相信组织。我就是担心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把问题想简单了。省委办公厅门槛高,要求严,竞爭激烈程度他是想像不到的。我怕他准备不足,到时候考不上,反而打击自信心。”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弟弟的关心,又显示了对组织公平性的信任。
王副主任笑了笑:
“郑书记过虑了。郑浩同志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底子好,又在基层经过了锻链,只要认真准备,机会还是很大的。”
他顿了顿,看著郑仪,语气诚恳地补充道:
“郑书记,请您放心。招考环节,我们必须严格按规定办,这一点没有任何余地。”
“但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一些,带著一种只可意会的默契:
“如果郑浩同志凭藉自己的真才实学,真的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进入了办公厅工作。那么在工作上,作为分管领导之一,我自然会按照组织原则,对新进的年轻同志给予应有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儘快熟悉环境、成长起来。这也是我的分內之责。”
这话就说得非常艺术了。
考试,绝对公平。
但考进来之后,作为同事和领导,正常的传帮带、工作指导,那是理所应当的。
这既撇清了对考试环节可能施加影响的嫌疑,又表达了未来在规则允许范围內对郑浩的关照之意。
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郑仪要的,正是这个態度。
他並不指望王副主任为郑浩的考试开绿灯,那既不现实,也对郑浩的长远发展不利。
他需要的,只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竞爭环境,以及郑浩入职后,能有一个相对正常、不被刻意刁难或过度“关注”的成长空间。
王副主任的承诺,正好满足了他的预期。
“王主任,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郑仪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端起茶杯:
“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郑书记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
王副主任也笑著举杯。
两人心照不宣,一切尽在不言中。
茶杯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次的会面,目的已经达到。
郑仪心中那块关於郑浩的石头,算是暂时落了地。
他知道,以郑浩的能力,只要发挥正常,笔试面试过关的可能性很大。
而有了王副主任刚才那番话,郑浩即使进入办公厅那个复杂的环境,至少初期会有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期。
剩下的,就看郑浩自己的造化和努力了。
茶室里的谈话继续著,气氛更加轻鬆。
王副主任也藉此机会,向郑仪透露了一些省委高层近期的动態和关注点,其中自然包括徐志鸿书记对明州工作、特別是对郑仪本人的高度期许。
这些信息,对郑仪把握全省大局、调整明州工作重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也算是王副主任对郑仪释放善意的一种回报。
一场看似寻常的茶敘,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郑仪亲自將王副主任送出茶舍,目送他的车离开,然后才转身上了自己的车。
“回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