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龙虎(2/2)
少府,是丞相府门下代表的外廷衙门,绣衣使,是兰台门下代表的内朝的衙门,窦太主、
平阳公主,绣衣使将之交给了宗正府,堂邑侯、平阳侯,绣衣使将之交给了廷尉署,钱,治粟内史、少府卿拿了,人,宗正府、廷尉署带走了,我说统归于朝廷有什么错?」
大汉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依陛下的内外朝制,都属于外廷官员。
但是,绣衣使的职责,是代君主监察天下臣民,只对君主负责,按朝制来说,属于内朝衙门,可绣衣使是张汤奉命组建的,所编之制又归到了兰台以下,这就形成了很诡异的朝制,执掌兰台的御史大夫,手下既有御史代表的外廷衙门,又有绣衣使代表的内朝衙门。
而九卿衙门,是毫无疑问的丞相府门下的外廷衙门,此次行动,冲锋陷阵的是绣衣使,捡便宜的是治粟内史署、少府、廷尉署、宗正府,说一句统归于朝廷,有错,也没错。
「那大司空你,还有你的绣衣使,还是上君的臣子吗?」公孙弘亮出了刀。
要见红了!
张汤被公孙弘的话说得一愣,但很快反应了过来,努力压著声音,仍然近乎吼叫:「老相国,绣衣使是大汉的绣衣使,不是什么我」的绣衣使,我是上君的臣子,绣衣使更是上君的臣子,如果我们不是上君的臣子,那昨夜里,绣衣使便不会交人、钱出去了。」
「既然如此,就请大司空交出绣衣使事的银印吧。」公孙弘接言道。
「为什么?」
「这是命令。」
「谁的命令?」
「如果是丞相府呢?」
「同为三公,丞相府还命令不了我!」
「如果是上君呢?」
「——.」
张汤愣了一下,更加激怒,「我不信!」
绛伯捧著一道诏令来到了张汤面前,身后跟著两个宦官,手里捧著两个端盘,明显是为了盛放绣衣使事银印、青绶的。
「功臣夺权,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张汤的声音充满了悲愤,「绣衣使刚立下大功,老相国又是想怎么对待那些有功之士?」
「你们不是上君的臣子吗?」
「那上君也要待我们如国士才行!」张汤哪里还顾得上这是御殿,出口便是国士待遇C
说出心里话。
为什么公孙弘所受的待遇,始终要远远超过他,凭什么公孙弘可以坐热板凳,而他一直坐冷板凳?
麒麟阁、列侯、太傅、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等。
话音落下,公孙弘没有再接言,张汤面如金纸、汗如雨下,大殿里霎时间便安静了。
终于,暖阁里传出了声音,公孙弘从绣墩上站起,面朝声源恭敬下拜,张汤直接跪倒在地。
刘据径直向著大殿中间的御座走去,但走到了御座边,却没有坐下,只是用一只手扶著御座,淡漠地望著跪在地上的人。
「张汤。」
「臣在。」张汤连忙答道。
「寡人已命少府大匠为你在麒麟阁绘像,也下令丞相府为你拟国褒侯,同时,为你加官少傅,绣衣使事,你留著,朝廷衣食俸禄照旧,你,辛苦了,大汉该谢你,寡人也该谢你。」
「上君——」张汤惶恐之极。
「以后,非朝会、大典,你我君臣,不必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