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这才是该有的飞控系统【求月票】(2/2)
但好在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是搁海徳拉巴举行。
并且单国内数学家参加的人数便达到百人。
不属于单独出席。
“谢谢杨总师。”徐铭再次礼貌性道谢。
……
翌日。
徐铭在杨威等人的相送下,从锦城机场返回燕京。
顺利回到学校后,便先去了导师那里,告知其相关情况以及商谈大会的具体情况。
主要距离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始,已然不剩几个月。
轻车熟路来到导师办公室,刚要抬手敲门,只见刘新杰先一步从里面走了出来。
“铭哥。”
“你也来找导师啊,刚才导师还念叨你呢。”刘新杰抬眼注意到徐铭脱口便亲切的喊了句。
整个人很是热情打着招呼。
眼瞅着大师兄林伟进入航空材料研究院,徐铭即将毕业聘为燕大数院教授,张鲁平带的学生基本就只剩下今年刚成博士的刘新杰。
加上张鲁平并未新招研究生,使得刘新杰从原本的师兄又再次成了独苗。
徐铭和刘新杰可谓非常熟悉关系不错,但对方这称呼上的转变却让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明明以前都是他喊一声刘师兄,结果如今竟变成对方喊他铭哥。
硬生生和朱志轩一样了。
关键刘新杰这铭哥叫的还很亲切不做作,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为此顿了几秒,他还是把刘师兄,这三个字咽回去。
点点头如实应道:“是的。”
“那我就不耽误你的正事,有时间咱们再聚。”刘新杰脸上挂着笑容说。
话落没再耽搁,当即转身朝楼梯走去。
徐铭目送对方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视野中,方迈步走进张鲁平的办公室。
“导师。”
“我说你小子可总算是舍得回来了,都还以为你真被挖走了呢。”张鲁平听到声音忙停下手上动作笑着招呼。
起身和徐铭到办公室内的沙发处坐下,不忘关心起自己学生的情况。
“怎么样?”
“锦城那边顺利吗?”
“很顺利。”徐铭闻言沉声回答。
把这句话听进耳中,张鲁平哪里还不知道,自己学生又帮忙解决了一项问题。
心中感叹归感叹,倒也没继续往下追问。
下秒便把话题转移到数学上。
“那就好,接下来这几个月,好好研究大会报告内容。”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在本次大会二十位一小时报告名单中,你的报告是最受数学期待的,但这同时也代表着报告内容的高要求。”
“估计你的压力不会小。”
张鲁平深知徐铭之前出席报告,所讲述的内容是处在什么样的层次,可以说放在如今整个数学界,都很难找到能与之相比的报告。
如此自然会极大提起参会学者的好奇心。
届时肯定会有很多数学界顶尖专家,来听徐铭的一小时报告内容。
甚至涉及到多个数学分支领域。
若报告内容太过平庸,肯定会对自身在国际数学界的权威性造成影响。
毕竟他才刚在数学界崭露头角,尚未彻底站稳脚跟。
不过徐铭对此却不担心,想到自己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以及正尝试构建的全新上同调体系,无论哪项都堪称数学界的重磅炸弹。
前者关系到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后者涉及千禧年大奖难题霍奇猜想。
于是念头停留在这里,立刻斩钉截铁回答。
“关于大会的一小时报告内容,剩下的这段时间足够我完成了。”
“导师不用为我担心。”
“你有把握就好,反正数论上的事我不如你。”张鲁平脸上重新现出微笑接过话茬。
而正当徐铭准备离开时,张鲁平又继续开口,主动讲起另外的一件事情。
“还有学校计划在七月初,集中举办毕业典礼,并评选出燕京优秀毕业生。”
“你的博士课题结题报告院里已经通过,就算作是你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至于咱们院里相应的答辩流程,我和郑教授讨论之后决定直接省略掉。”
“这样一来等毕业典礼结束,参加完大会,你就正式成为燕大数院的教授了。”
“以后咱们可是同事。”说到最后一句时忍不住打趣。
徐铭在成为博士研究生后,虽只自主申请了一个数学研究课题。
但却是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
如今孪生素数猜想已经被证明,还因此发表了数学年刊论文获得拉马努金奖。
自然可以正式结题。
至于针对此课题让徐铭参加毕业答辩,恐怕在燕大数学科学院中,根本找不到能深入讨论孪生素数的教授。
哪怕擅长数论研究的郑以中都不行。
到时候只怕会变成,徐铭的个人专项报告会。
其他人仅有虚心学习的份。
对自家导师提到的事,徐铭自然知晓,且院里的并无什么异议。
只是想到马上要正式毕业,从学生的身份变为一位大学里的数学教授,心里情绪不免涌现出一抹复杂之色。
但他很快便调整了过来,嘴角浮现出微笑,脸上表情认真的回应导师。
“你永远都是我的导师。”
“行了,不耽误你的时间,去忙吧。”张鲁平闻言难掩喜色摆摆手道。
从导师办公室离开,徐铭回到宿舍,很快便沉浸到了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中。
在锦飞优化飞控系统期间,他并未停下改造,甚至扔持续获得数学学科经验值。
尽管数量比信息学科经验值少,基本上距离4级学科只差临门一脚,
接下来几个月里。
他相信等改造完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创造出一项新的变种数论工具,数学便能提升为4级学科获得新词条。
……
……
“改造之后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生成函数与积分表示不再直接计算素数对,通过解析方法研究和式。”
“借助赫克特征形式f的系数λ_p引入代数结构。”
“G_n=∑_{p+q=n}∧(p)∧(q)”
……
6月25日,周五。
燕大图书馆二楼理科区,徐铭坐在自己老位置,手中黑色水笔在一张新的空白草稿纸上,快速书写出大量的数学符号和公式。
进入到炎热的夏季,相比较闷在宿舍里,空间更宽阔的图书馆无疑更显舒服。
徐铭这段时间除吃饭睡觉,大部分都待在图书馆。
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进行改造,使之能用于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其进展可以说是非常顺利。
成功推导出新的函数与积分表示,以及使用一种对称化设计完成对尺度函数的改造,只剩下最后一步积分变换与主项提取流程。
届时一旦完成,便可以着手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至于陈璐那边,因研究生学业压力增加,也经常来图书馆和徐铭一起学习完成自己的小组作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徐铭无论什么时候来图书馆研究数学,他经常坐的位置都不会有人去占,仿佛在燕大学生心中已然默认是他的专属。
且就算在图书馆碰到,也不会贸然打招呼,生怕会打扰到他的思路。
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进度持续推进时,面板上也浮现出提示信息。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4点。】
【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