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让海外震惊的消息(1/2)
菲尔兹数学奖,首次在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之外,举行颁发奖章典礼。
热搜话题被网友讨论了两天,才逐渐平复下去。
徐铭倒是没受此影响,只当做一个插曲,待翌日洛瓦茨离开燕京后,便重新按部就班,继续投入到工作,参与专著的撰写和智能平台算法整合。
而在此期间,倒是有不少熟人,过来想要欣赏那枚金质奖章。
包括朱志轩和蒋旭他们。
面对这种要求,徐铭自然是来者不拒,直接拿出来大大方方让他们上手。
毕竟象征着数学界的最高荣誉,确实难有机会见到。
由于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那边,除最新期的数学学报发行之外,剩下重视的便是新理论的专著撰写。
在多位教授院士共同参与下,再加上徐铭帮忙,完成进度可以相当快。
当进入十月份,国庆假期结束后,已基本成型。
只差内容的优化校正。
对此徐铭还算称得上满意。
期待后续情况。
另外整个数学界,目前很多人,都在研究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这项理论。
认为其中有着巨大的发掘价值。
好歹有着格罗滕迪克背书。
在这种情况下,能有这样一本理论专著,无疑可以帮助很多人快速理解复形理论,属于还未发行便已经注定是热销的数学专著教材。
不过在这个时候,徐铭却先前往了锦城。
视察无人机智能平台算法进度。
“目前我们的各项算法,均已整合进智能平台,这些是模拟测试得到的数据。”
锦飞研究所。
会议室内,宋振宇沉声进行汇报,话时整个人脸上满是自信之色。
显然对进展感到满意。
徐铭今天到达锦飞,首要做的事情,便是确认这段时间算法的整合,看看其项目进度有没有耽搁住,毕竟他因配合验证霍奇猜想证明论文,几乎全靠宋振宇等人来具体编程操作融合算法。
所以刚从车上下来,便紧急召开了这场会议。
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他把宋振宇的话悉数听进耳中,接过文件认真查看无人机平台的模拟实验数据。
显然。
正如宋振宇报到的那样,现在新型翼龙无人机智能算法平台已然成型,其中镶嵌了各种智能算法,确保无人机能自动驾驶规划任务,实现气动优化提升雷达和光学侦查的效果,追踪目标以及多机协同蜂群模式。
且反馈的实时数据,堪称完美两字。
尽管模拟实验不代表最终效果,但大家作为此领域内的佼佼者,自然心里有杆称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不百分百能让无人机的性能超过死神,却也足以进入世界领先水平。
徐铭的目光,约摸在数据上,停留了十多分钟。
随即才缓缓抬起视线,心中稍微有些意外,未想到平台的进展要比预料的快点。
念头停留在这里,当即开口讲话。
“看来大家这两三个月没少加班,竟已完成了无人机智能平台算法的融合,并且还能有这样的实验数据。”
“很不错。”
会议桌两旁的组员,听到这番话,脸上纷纷浮现出欣喜笑容。
能被徐教授认可,可是相当大的褒奖。
宋振宇最先回过神来,几乎是前后脚,连忙接过话茬多补充上几句。
“徐教授之前早就讲了具体方法,以及算法融合的各个注意事项,特别这段时间都还经常过问远程指导,我们又怎么能一点力不出。”
“还好没有让徐教授你失望。”
待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交流之下,会议室内也顿时有其他研究员忍耐不住。
忙张口主动询问。
“徐教授。”
“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就能让翼龙搭载这套无人机智能平台算法,进行实际飞行作战测试了?”
此话一出。
顿时引起不少人的注视。
眼中满是期待。
所里安排这项国家重点项目,就是为新型翼龙无人机准备的,因此整套无人机智能平台算法究竟如何,还要看翼龙首飞测试得出的综合性能才行。
尤其在实际作战方面。
毕竟这架国产新型无人机,定位是出口产品,是将会面对真实战场环境的。
若不能凭借自身性能,扩大战场优势,非但达不到国产战机对外的威慑,还有可能影响到五代战斗机的权威。
思维快速运转下,徐铭自然是没有意见。
早点完成实际飞行测试,新型翼龙无人机,也能早点出口去面对战场。
况且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国产五代隐身战斗机,就会正式服役。
届时必然又会引起海外的广泛讨论。
不过徐铭没有直接给出回答,反而扭头看向旁边的宋振宇询问情况。
“眼下新型翼龙无人机的研发进度如何了?”
“我们一直在和无人机设计团队那边对接信息,差不多下个月就能正式展开飞行测试。”
“那就好。”徐铭闻言点点头。
待这场比较简短的研讨会结束后,徐铭对锦飞无人机智能平台算法项目,总算是能稍微松口气放心下来,后边只需耐心等待飞机进行飞行测试。
若一切顺利的话,便可以申请结题。
而就当徐铭起身走出会议室,正考虑要不要在锦飞这里逗留的时候,视野中却见一道熟悉身影迎面走来。
很快便来到跟前。
“杨总师。”
徐铭主动喊人打招呼,停下自己的脚步。
“好不容易过来一趟,可要多留两天,关于无人机智能平台算法,我都听宋过了,暂时还用不着你这位天才数学家费力操心。”
“要不咱们出去走走?”杨威笑着提议道。
徐铭应声道:“好啊。”
话都已经讲到这里,那肯定断没有扭头就走的道理。
于是待脱口吐出这两个字后,便跟着杨威一起朝楼下外面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