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 第200章 监国理政,寿安堂內

第200章 监国理政,寿安堂內(1/2)

目录

第200章监国理政,寿安堂內

殿內除张辅、申时其等几名位高权重的老臣外,无不面露惊讶,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著。

官家御驾亲征,非同小可,尤其还是面对辽国。

遥想上次,还是太宗皇帝不顾大臣劝諫,执意挥师北上,想要收復燕云十六州。

结果,不仅没能收復寸土,反倒损兵折將,粮草尽失。

一路仓皇逃窜,最后竟不得不坐著驴车狼狈奔回京城,成为不少老臣和百姓心中难以抹去的耻辱。

盛长柏余光看盛一眼。

盛会意后,当即手持玉笏,上前一步,高声道:“皇帝亲征,牵一髮而动全身,关乎国本,系乎万民。”

“臣望圣上三思而后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就上101看书网,.超顺畅】

看著纷纷出列的大臣,赵晗面色从容,毫无波澜。

文死諫,武死战,皇帝亲征,文臣必定会出面劝諫,这是不得不走的过场。

“朕知诸位爱卿所忧之事,也明白关乎国本的道理,可燕云一日不收,大周便一日难安。”

“朕决意亲征,並非逞帝王之威,亦不是好大喜功。”

“大周今日之势,已非往日可比,顾爱卿已在边境部署妥当,粮草军需早已备足,正是一雪前耻的大好时机。

说罢,又钦点张辅、范纯仁、盛长柏等几名大臣同行。

另命晋王赵璟监国理政,申时其、王安石、海彦平,吕惠卿等人辅佐政务。

顾千帆与已经承袭勇毅侯爵位的徐平远,共同守护京城安危。

宣布退朝后,又在文华殿內向几名留守京城的几名核心重臣叮嘱一些隱秘细则。

转眼已经临近午时。

赵晗搁下手中硃笔,命御膳房传膳后的同时,遣內侍去把华兰和张桂芬请过来。

不多时,两位佳人的身影便出现在文华殿內。

只见张桂芬站在华兰身侧,一身藕合色锦裙,俊眉修眼,端庄华贵,身段丝毫未改,依旧保持著往日的匀称健美。

华兰柳眉微蹙,盈盈一拜后,率先开口道:“听闻此次圣上要御驾亲征,臣妾心里担忧不已,圣上何须如此————”

不等她说完,赵晗上前一步,双手轻轻握住她的肩头。

“放心吧,朕早就做好万全的准备,你二弟长柏也会一道同行。”

华兰轻嘆道:“他一个文官,自幼埋首书堆。”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无非帮忙处理处理政务罢了,又不能保护圣上的安危。”

张桂芬到底是武勛出身,打小见惯父亲和兄长们率军出征在外,心里虽也有些担忧,但並不似华兰这般忧形於色。

她眨了眨眼,郑重道:“此次北征,圣上能有几成把握”

大周手握火器和神机营、驍骑营,禁军中积已除。

而耶律洪基这几年越发昏聵,国力日渐衰弱,女真亦在伺机而动,观察大周的动向。

此消彼长,没有理由不胜,但话不能说的太慢,兵法亦有云:为將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

於是乎,赵晗略作沉吟后,轻声道:“有个七八成吧,朕会尽力而为,不负天下所託。”

张桂芬轻轻点头,旋即灿然一笑,“那臣妾就和娘娘在汴京等待圣上的好消息!”

“好,一起陪朕吃个午膳吧。”赵晗说罢,伸手著拉她二人来到软凳前坐下。

华兰手持银筷,眼帘微垂,心里反覆想著北征一事,生怕出现什么差错,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赵晗夹起一块胭脂鹅脯放入她的碗中,华兰回过神来,莞尔一笑道:“谢圣上。”

“朕率军离开汴京后,由晋王监国理政,前朝之事朕已安排妥当。”

“后宫之中,你二人要务必齐心协力,照看好各项事宜,约束各宫言行,整肃规矩。”

“监督皇子读书习武,勤勉上进,照料好两位公主,不得出现半点紕漏。”

“遇难决大事或前朝动盪,可命皇城司传信与朕,此司直属朕躬,行事隱秘迅疾,能保讯息无阻。”

“大娘娘那边,也遣太医多多照料著。”

华兰和张桂芬听到此话,相视一眼后,郑重点头道:“圣上放心,臣妾定能看守好后宫,让官家没有后顾之忧。”

“臣妾也会尽心辅佐娘娘。”

赵晗看著她二人,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华兰行事素来稳妥周全,硬要说缺点就是性子偏仁厚,手段绵软。

而张桂芬乾脆果断,绝不拖泥带水,二人以柔一刚,坐镇后宫刚刚好,还有明兰周旋在二人之间。

用完午膳后,二人各自回宫歇息。

赵晗又召见荣飞燕、高滔滔和魏云韶等几位嬪妃,言语间恩威並施,敲打与关怀並存。

夜幕低垂,魏国公府,寿安堂內,灯火通明,茶香氤氳。

盛、王若弗、盛长柏三人都在此处陪老太太用晚膳,海朝云因母亲偶感风寒带上慧姐儿一块回海家探望。

桌上的菜著还冒著热气,王若弗却没什么胃口。

她握著筷子,眉头微拧,“柏儿啊,你这一去,没个一年半载怕是回不来的,边关遥远,战场凶险,你————”

话没说完,她忍不住长嘆一声。

盛紘斜睨她一眼,慢条斯理的夹了一筷子鱸鱼,“长柏身为文官,又不必亲临战阵,你何必在此长吁短嘆。”

“我————我就是关心柏儿罢了。”王若弗微张著嘴巴,眼下带著一抹幽怨。

盛紘將鱼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后,继续开口道:“能隨驾北征,是圣上看重。”

“在御前参赞军务,协理文书,正是文臣晋身之阶,多少人想求这样的机会都求不来呢。”

“收復燕云,这是我朝上下足足盼望百年的国之大事,如今终有机会,长柏能亲歷此事,亦是他的福分。”

“这段时日多给长柏备些御寒衣物和防风驱寒的药剂才是要紧事。”

王若弗轻哼一声,“我能不知道这些琐事就不劳官人费心了。”

老太太看向他们,呵呵笑了两声。

“夫人关心长柏,本就是为人母情理之中的事情,你不必说得这般严肃,平白给人添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