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洞庭仙境(1/2)
薛寒秋想起自己昨晚也听到呼噜声,随口问道:“什么时辰被吵醒的?”
“三更,我醒了一会儿就听到了打更的锣响”,赵丹萱道,她鼓起粉腮,很是不满,“呼噜声倒是只持续了一阵子,可是我被吵醒之后,就再也难以入眠了。我要是能像芙妹那样,睡觉时雷打不动,该有多好啊”。
说话间,张宏和郑旦也下楼了。薛寒秋笑道:“昨晚是谁的呼噜声吵得赵大小姐睡不好觉呀。”
张宏尴尬一笑,“赵姑娘,实在抱歉。我一入睡就鼾声如雷,这毛病改也改不掉”。
郑旦作出夸张的表情,“赵姑娘,咱们是同病相怜。我一整晚也老被大师兄的如雷鼾声震醒,睡得很不安稳”。
“早就告诉过你,我会打呼噜,你偏说不碍事,自找罪受”,张宏拍了拍郑旦的肩膀。
郑旦挠挠头,“我以为肯定能比你先入睡,谁知昨晚你一倒头就跟头猪似的”。
薛寒秋、赵丹萱和葛妙芙都笑了起来。张宏白了郑旦一眼,道:“一定是这几日接连奔波太劳累了,昨晚不到二更就困顿不已,倒头便睡,如果不是方才三师弟使劲推我,恐怕要睡到日上三竿了。”
薛寒秋转而问道:“萱妹和葛姑娘几时就寝的。”
葛妙芙道:“我和萱姐二更过后不久熄了灯,又闲聊了许久,聊着聊着我就进入梦乡啦。”
“芙妹呀,话刚说了一半,就没声响了,真把我羡慕坏了”,赵丹萱樱嘴一撅。
薛寒秋没有再搭腔,他侧过脸去,望着身后陆续到来的住客,似乎想起什么郁结已久的心事,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又经过一整日的赶路,一行人终于在十五日当晚赶到了岳阳。刚进城,就见道路的两旁各站立着数位美丽的青衣少女,见薛寒秋等人骑马而至,其中一位少女迎了上来,俏立马前,柳眉伸展,娇声道:“几位是赴君山赏剑大会的吧,小婢奉命迎宾,前往君山的小舟就停泊在岳阳楼外。”
“你如何知晓我们是赴赏剑大会的?”薛寒秋有几分诧异。
那青衣少女嫣然一笑,“劲装佩剑,不是很容易分辨出是武林中人吗。”
薛寒秋回之以一笑,也不再说什么,纵马前行。张宏等人跟随其后。
来到岳阳楼外,举目远眺洞庭湖,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派人间胜景。岸边停泊了许多艘小舟,船头各立着一名美丽的青衣少女。
一个粗大的嗓门撞破了夜的安宁,“凭什么不让我登船!”那声音出自一名五大三粗,满脸通红的黑衣大汉,手中的虎头宝刀泛着寒光。
一名青衣少女柔声解释道:“潇湘妃子有令,持有她的邀帖者才可登船。”
粗嗓门的大汉一声怒吼,“什么狗屁潇湘妃子,老子偏要上船,看她能耐我何!”
一位全身灰色劲装,瘦高个儿,手持双耳方天亮银戟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用嘲讽的语气道:“不在潇湘妃子的邀请之列,只能说明你无论身份还是武艺都不入流,自己无能,何必为难人家小姑娘呢。”
“找死——”,黑衣大汉猛然大跨一步,挥舞大刀就向那瘦高个儿砍了过去。
那瘦高个儿武功不弱,身子微徽一闪避开了,右手顺势抡起长戟向那大汉右肩戳去。那大汉料不到对方出手如此快迅,一念轻敌,右肩处被划开了一道血口。他怒目喷火,立即又挥刀反扑。
这一动手,顿时有许多人从两边围了过来,看样子是双方友好,各有五六名,有的已经拉出兵刃,大有立刻火拼之势。
薛寒秋见一位神秘莫测的潇湘妃子,竟在武林上掀起如此大的风波,不禁黯然一叹。他正欲上前阻拦,忽见一名身躯高大的少年疾步上前,舌绽春雷,大喝一声:“住手!”
两个恶斗之人似是被他震耳的吼声震住,果然停下手来。数十道目光一齐投注过去,盯着那少年。那少年高声道:“四海皆兄弟,天涯若比邻。两位为了一句闲言,就动手相搏,岂不是有失江湖间的义气。”
双方之人,本来是个个余怒未息,大有把满腔怒火烧向那少年之势,但却被他几句话说得个个怒消火息。
薛寒秋暗暗赞道:“气宇不凡,生性豪放,实是天生的领袖之才。”
只见那少年双手抱拳,又接道:“咱们武林中人素为人所垢病,骂咱们江湖草莽,动不动就拔刀拼命。那潇湘妃子厚此薄彼,或许就是为了让武林中人自相残杀,她好坐享渔人之利。既然未受到邀请,也乐得置身事外,何必自取其辱,让人家看笑话呢。”
那黑衣大汉突然一抱拳,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