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回 日月之谜(2/2)
朱玉簟赞成他的提议,二人出了殿门,太虚道长见所有的人都离开了,便将大门锁上。
三更时分,二人依约来到殿外,朱玉簟施展指力,一缕指风袭向门锁,门锁顷刻间断裂,二人轻轻推开殿门,闪身入内,又重将殿门关上。
朱厚炜取出火折一晃,点燃事先准备好的火把,二人四处搜寻。这时外头的月光透过墙上的小气孔照射进来,正好投射在与将军塑像相对的那堵墙上,墙上有一个道家的太极图,这原本是极为平常的,也没有人去注意它。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此时月光却正好将阳的那一半照亮。这一景象令二人万分惊讶。
朱厚炜猛然惊觉,道:“此时月亮正好在日月殿的西北方位。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易经》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是变化,就是说,太极一动,阴阳就产生了,阴阳一合,日月就分出来了。阴阳转化就是太极。原来,秘密就在这个太极图上。”
朱玉簟道:“不错,墙上刻录的《淮南子·天文训》中的记载,应该就是指示宝藏的入口和出口。出口在溪流东南方向的下塌之处,而入口,就是这个太极图。”她上前用手按在太极图上,发现太极图是浮在墙面上的,看上去是一幅图,实际上并非画上去,而是用铁片嵌上去,左右两个圆点像是按钮,她同时摁下,只听得轰隆作响,太极图的阴阳两极立即向左右分开去,露出了一个洞口。
朱厚炜手持火把先进了洞口,朱玉簟跟在他的身后。里面是一条阴森森的砖石隧道,不断向前延伸。二人一路走着,不知走了多久,竟来到一条水沟边,水沟四面都是石壁,看起来已经是死路了。
朱玉簟仔细查看四周的环境,她注意到,在隧道口左拐角的墙面上似乎有一道石门,墙下就是水沟,没有落脚点,她凌空而起,一吸真气,施展玄门罡气,石门立时被击得粉碎,里边是一间石室。
朱厚炜为她捏了一把汗,见她落地忙问道:“你没事吧。”
朱玉簟叹了一口气,道:“事到如今,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她一跃身,飞进了石室。
朱厚炜也也跟着一跃而入。
原来这是一间供奉牌位的石室,里面全是日月宫历代祖师与住持的牌位。朱玉簟默念着牌位上的那些名字,“怪了,这些名字,全是女人的名字,这日月宫的历代住持,都是女人。那太虚道长……还有怎么不见创宫之人少帛道长的牌位”。她转念又道:“是了,少帛道长只是道号,她的真实姓名,我们并不知晓”。
朱玉簟的话让朱厚炜悟到了什么,他道:“我们离迷底越来越接近了。”
二人绕过摆放排位的四层高台,到了后面,皆是心中一震,墙上悬挂着一幅画像,画中有一男一女,男人身穿龙袍,留着长胡须,样子十分威严,显然是位皇帝。女人身着皇后的官服,高贵美貌无双。
朱玉簟看了又看,道:“这身着龙袍之人,便是太宗皇帝。
朱厚炜道:“你能肯定吗?”
朱玉簟十分肯定的点头道:“不会错的,我曾在宫中见过太宗皇帝的画像,而且永乐十八年(1420)岁末,太宗皇帝迁都京城的前夕,一批来自中亚的使臣在京城皇宫的午门见到了太宗皇帝。这些使臣记下了他们见到的皇帝的样子——‘中等身材,面不过大,亦不过小。有胡须,约二三百茎,分三四卷,长达于胸’。这些资料记载都保存在宫中,与这画像中的相貌特征一般无二。”
朱厚炜又问道:“那画中的女子可是皇后?”
朱玉簟微微蹙眉,道:“这个……我不能确定。是有几分像仁孝皇后,但与我见过的画像很不一样。”
朱厚炜道:“不管怎么样,我们既是朱姓子孙,见了太宗皇帝,自然要行跪拜大礼。”他与朱玉簟一齐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的行了跪拜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