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回 地下宫殿(2/2)
中间的殿室位于后室之前。它与前,后,左,右四室相通,在五室中处于枢纽地位。室内平面作纵向长方形,地面铺砌细料方砖。西部陈设着皇帝皇后的神座、五供和长明灯。神座由白石雕刻而成,制如帝后生前所用的御座。五供均为黄色琉璃制品,帝后各一套,分置神座之前。每套各有香炉一个,烛台两个,花瓶两个,分置白石座上。还有长明灯,又称万年灯,均以青花云龙大瓷缸为灯具,上有“大明永乐年制”的题款。缸内储油,油面有铜制圆漂一个,内置灯芯。
左右室对称的设于中室两侧。平面均做横向长方形。室内地面各铺青白石石板,里面密密麻麻堆放的全是随葬器物箱。朱厚炜和朱玉簟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接连打开了好几个箱子,只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金镶宝帽顶、金玉腰带、金容器、金法器、银鎏金封册、金花丝镶宝石带与金镶宝石镯等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宝物,讲述着明代皇室金玉满堂、珠光宝器的奢华生活;西洋的供金、名贵的宝石、绚丽的青花见证着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后室内同样是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箱子只打开十余个,金、银、玉、宝石、瓷器、珠饰珠宝等起码就有上万件,仅金器的重量至少就有几十公斤。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已过去近百年仍璀璨生辉,雍容华贵,令人惊叹不已。
朱厚炜和朱玉簟见过的奇珍异宝都不在少数,可这会儿还是看傻眼了。一阵静默后,朱厚炜开口道:“原来传说中的宝藏,就在太宗皇帝的玄宫内。我们见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这座地下宝藏,富可敌国了!”
朱玉簟点头道:“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条地下暗河一定是通向断崖下的溪流,将墓室建在可以见到地下水之处,有‘不达黄泉不罢休’之意。”
说话间,二人已走出石室,出了玄宫。对着玄宫不远的地方有一条砖隧道,看样子是通向出口。他们沿着隧道一直往前走,两侧墙壁均以花斑石砌成,且随着隧道的逐步加深,由一层最后递增至十七层之多。隧道的尽头是一扇石门,二人到了门外,朱厚炜伸手一推,沉重的石门居然自动开启了。门外是一段石阶,有十几级,通向另一扇石门,隐约可见石门下方有一排齐整的小孔。
朱厚炜正准备上台阶,朱玉簟阻拦,道:“帝王墓葬内向来都会安排很多机械装置,防止盗墓贼进入。我们进来这么久了,都没有触动机关。那说明,入口处是没有机关的,因为有日月宫的人守护。但出口处就很难说了。我看那一排小孔,像是机关的所在。”
朱厚炜道:“是发射暗箭飞刀之处吗?”
朱玉簟道:“我瞧着不像,如果是暗箭飞刀,机关早该启动了。这么小的小孔,倒像是毒气。”
朱厚炜听了一惊,“毒气?你有什么对付的法子吗?”
朱玉簟已经想好了对策,“走,咱们回到河边去”。
二人各自从衣衫上撕扯下一块布来,在水里浸湿,朱玉簟顺手从河边捡了一块大石头。他们回到石门外,用湿布将口鼻掩住,朱厚炜伸手一碰那扇石门,立时感觉到有一股阴风袭来,白色的烟雾从下方的一排小孔滋滋往外冒,果然是毒气!
待到烟雾散尽后,朱玉簟小心翼翼的推动石门,石门纹丝不动。她略作思忖,蹲下身来,将手指伸进小孔往外拉,石门被拉开了一道缝。她将缝隙再开大一些,躲在门后,只伸手将先前捡来的那块大石头扔了出去。石头落地的一瞬间,外头传来“砰!砰!砰!”的巨大声响,震天动地。有箭枝不断透过门缝射了进来,朱厚炜赶忙往门后躲闪。
持续了许久,外头终于没了动静。将门打开后,二人倒抽了一口凉气。外头是一小段廊道,地上、墙上,连屋顶上都钉满了刀箭。方才必是千刀齐射,万箭同发。
“好险”,朱厚炜长舒了一口气,“玉簟,亏得你料事如神,否则,纵然武功再高强,也难逃此劫”。
朱玉簟微微一笑,道:“你不在江湖上走动,自然不知道机弩的厉害。不光是重要的墓葬,一些埋藏武功秘籍的密室内,也会安排很多的机械装置,当外人闯入触发机关后,瞬间将闯入者置于死地。”语气微顿又道,“这机关实际上是针对从出口处闯入之人,从外面进来的人毫无防备,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