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回 惊险过招(1/2)
深夜的蒋府,气氛悲凉且孤寂。薛寒秋孤灯独坐,借酒浇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短短未足半生,却感悟到一世的沧桑悲凉。“复活与共,死生不负”,新婚誓言犹在耳畔回响,转瞬间却阴阳两隔。
“盼集结人世间之力量,对抗邪者大功成”,薛寒秋喃喃低语,反复念叨着玉簟诀别书中的这句话,“玉簟,我不会让你孤单太久的。待我铲除了邪恶,哪怕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要追上你!我们生生世世在一起,永远不再分离!”
蓦的寒芒一闪,一把尖冷的匕首在空中划出一道银亮的弧线,擦过薛寒秋的耳际钉在床板上,发出“咄”的一声闷响。他被酒精麻痹的头脑一下子清醒了,凝目一瞧,那匕首似乎钉着一张纸条。他拔出匕首,纸条上写着,“薛兄弟,今晚三更,京郊土地庙,愚姐敬候。一路小心,莫被跟踪”。是杨青芜!已经好久没有她的消息了。
临近三更时分,薛寒秋跃上了屋顶,四处查看了一番,发现四周都有人盯梢,一定是张鹤龄或者江彬的手下。他施展轻功来到后墙处,飞手掷出两颗石子,墙下隐伏的两人吃了一吓,尚未回神,薛寒秋已翻墙而过,如疾风般刹那间消失无踪。
杨青芜正在土地庙门口处翘首张望,一见薛寒秋来,忙闪身让他入内。又躲在暗处察看了一阵,确定没有人跟踪,才将庙门关上。她神情紧张,“薛兄弟,张鹤龄知道你一定会回来营救皇上,他在京城各个角落都布满了眼线,就等着你落网了。”
这都在薛寒秋的预料之中,他道:“我早就料到张鹤龄在府中装病是有所图谋的。青芜姐姐,这些日子你都上哪儿去了,你冒了这么大的风险找我来,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杨青芜点头道:“我打听到皇上的下落了。”
薛寒秋心中一凛,“消息来源可靠吗?”
杨青芜道:“罗曜去了永乐店后,留下一部分人手供张鹤龄差遣,我也混在其中。前两日侯府中来了一些文官武将,一来就与张鹤龄关在书房中不知说的什么。我见他们鬼鬼祟祟,便躲在屋顶上偷听。”
薛寒秋道:“他们一定是在密谋什么。”
杨青芜道:“没错,他们想趁文武百官前往通州会集之时,在京城发动兵变,夺取皇位。”
“原来张鹤龄唆使江彬将文武百官召集到通州,是为自己登上皇帝宝座铺路。可笑江彬还蒙在鼓里”,薛寒秋冷哼一声,“他这是痴心妄想。阴谋篡位,罪恶昭彰,天理难容!”
杨青芜道:“江彬匆忙赶往通州,没有将皇上一同带走。但是皇上对他而言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他的护身符。所以张鹤龄猜到江彬一定会暗中将皇上转移到通州。果然接到眼线来报,秘密押送皇上的人马将于明日深夜动身。途中会经过野林谷,那里地势险峻,便于设伏。张鹤龄已做好部署,要在那里一举歼灭江彬的人马,并将皇上除掉。
薛寒秋陡然变了脸色,“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出皇上!”
杨青芜脸色凝重,“事关皇上的生死,切不可张扬。张鹤龄阴险狡诈,蒋府中一定也有他的眼线。万一走漏了风声,就功亏一篑了。”
薛寒秋道:“我知道,我一个人去!”
杨青芜几度启绽苍白的嘴唇,但却答不出话,半晌才道:“薛兄弟,成败在此一举。我眼下的处境,帮不了你。只有祈求上天庇佑你成功救出皇上了。”她目蓄热泪,忧心忡忡。
薛寒秋面容惨淡,道:“我早已看透了生死。纵然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杨青芜又道:“张鹤龄要篡位,需要得到张太后的支持。但张太后不忍对皇上下手,一直犹豫不决。张鹤龄这才决定先下手为强,逼迫张太后就范。”
薛寒秋冷笑道:“这个妖妇,总算还没有到丧尽天良的地步。”
杨青芜道:“张太后是一个关键人物,如果能从她的身上打开突破口,事情就会有很大的转机。”
薛寒秋若有所悟,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多谢姐姐相告!”
告别了杨青芜后,薛寒秋没有回蒋府,而是直接去了杨廷和的府邸。他依旧避开张鹤龄的耳目,翻墙进了府内。
府中一片漆黑,寂静无声。薛寒秋不知道杨廷和的卧房在何处,他跃到高处举目四顾,发现远处有一扇窗户透着微弱的灯光,猜想或许是杨廷和忧心国事,夜不成寐。他奔着那灯光而去,穿过了两进庭院,来到窗下朝内张望,果见杨廷和披衣而坐,正凝目沉思。他轻轻叩动房门。
“谁?”杨廷和警觉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