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回 生死不离(1/2)
徐光祚长叹了一口气,细细道来:翁万达差人前来送信,信中说,护送慕容皓棺柩的人马抵达岳阳后,先行前往慕容山庄通报的人赶回来告知大家,老庄主慕容秋山身体本就不好,正卧床休养,得知儿子战死沙场的噩耗后,一口气上不来,咽气倒在了**。沈弄碧听说后不发一言,苍白的脸上一片冷寂。
下半夜的时候,沈弄碧和慕容皓的遗体一同失踪了,众人着急寻找了大半夜一无所获,直到天亮时分才得到了线索,洞庭湖上的许多渔民亲眼见到,一位十分貌美的女子,怀抱着一位沉睡不醒的英俊公子,登上了停泊在洞庭湖畔的一只小舟,女子摇着桨向君山方向驶去。临近君山时,女子吹奏起了玉箫,箫声凄哀幽怨至极,闻者无不感伤落泪。箫声尚在悠悠萦绕,小舟已晃晃悠悠的开始下沉,那些渔民惊觉时已经来不及了,小舟一点点的没入水中,那美丽女子紧紧拥住那位英俊公子,两个交叠的身影就像水边的芦花倒影,湮蕴、模糊,直至化作一道清潋的碧色水痕,湖面重新趋于平静。看到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就好似身处梦境中,一切景象都是那样的凄美迷离。
“潇湘妃子泪洒斑竹”,薛寒秋凄然低语,当日君山醉仙亭潇湘妃子邀约的赏剑大会,如今回想起来也像大梦一般恍惚,君山是沈弄碧和慕容皓结缘的地方,如今沈弄碧选择抱着慕容皓在那里沉湖,难道这就是早已注定的宿命?玉箫吹尽曲中怨,离离冷泪祭湘魂。这对穿越阴阳生死的恋人殉情之地,他们的殇曲离歌,是否也会幻化作千古传说?
众人皆为沈弄碧和慕容皓悲惨不幸而又凄美动人的结局唏嘘落泪,却只能将悲痛化作惩奸除恶的力量。第二日,李沧浪、薛寒秋、薛纤云和葛妙芙收拾好心情,启程赴衡山之约。一行人日夜兼程,终于赶赴了南岳衡山。隆冬时节,山上银装素裹,四周雪海茫茫。唯有南岳古镇地上无雪,不管雪下多久,雪花着地即化。整个古镇地上一片青葱,屋上一片雪白,南岳人谓之“岳雪光檐”。
众人在古镇上寻到了落脚的客栈,安顿下来后,便分头打探罗曜的消息。直到夜色降临,却是一无所获。就这样过了三日,到了第四日,薛纤云有些急躁了,道:“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如果罗曜退缩了,不敢来了,我们岂不是要无止境的在这儿消耗时间?”
薛寒秋泰然自若,道:“他会来的。也许他正躲在某处,暗中观察我们,寻找对策。”
果然刚入夜,薛寒秋就接到店小二送来的一封信,他展信细阅之后,一声不响的离开了客栈。
李沧浪等人吃晚饭时左等右等不见薛寒秋,
“秋儿怎么还不下来?”李沧浪坐立不安。
葛妙芙道:“薛大哥这些日子伤心过度,也许是太累了,睡着了。”
李沧浪猛摇头,“不可能。我猜他是得到了罗曜的消息,单刀赴会去了”。
“我上去看看”,薛纤云起身,飞快的冲上楼去。到了薛寒秋的房门外,敲门无人应答。她不由得担心起来,正欲破门而入,一把飞刀呼呼生风,掠过她的耳际钉在了房门上。
李沧浪和葛妙芙在楼下忧心等待。“我得到了消息,说哥哥已应罗曜之约,今夜在山上的古松林中决战”,薛纤云手持那柄飞刀和一张小纸条,气喘吁吁的飞奔而来。
李沧浪倏然起身,“哪里来的消息?”
薛纤云道:“是杨青芜姐姐,她来给我传递信息。”
天色逐渐的黑了下来,三人借夜色掩护,来到了古松林外。暗幕低垂,四周景色,完全为夜暗掩去。四下悄寂无声,“奇怪,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葛妙芙道。
“难道我们被骗了?”李沧浪眉头一拧。
薛纤云道:“我相信青芜姐姐不会骗我们的,除非她也被骗了。”
谈话之间,瞥见一条人影,缓缓走了过来,直向三人停身之处。凝目望去,夜色中隐隐可辨那人影十分娇小。
“这人像是青芜姐姐,咱们先过去一探虚实,先从三面包围,如果看清不是青芜姐姐,就一举搏杀”,薛纤云道。
李沧浪侧头看了薛纤云一眼,她向来娇弱温顺,事事都听人安排,此刻却临危不乱,掌控大局,不禁暗暗赞许。
三人动作奇快,一齐发动,眨眼间已把那人影围了起来。“是我”,那黑影一把扯下了脸上的面纱。
薛纤云道:“青芜姐姐,果然是你,怎么不见我哥哥和罗曜他们?”
杨青芜道:“罗曜已经带了两个高手,随身相护离开古松林,大约去会薛兄弟了。看来他是临时改变了地点。”
薛纤云问道:“向哪个方向去的?”
杨青芜道:“正东方向。正东方两里左右处,望月台旁,有一片平坦之地,那确属武林人物动手的好地方。三位先到那边瞧瞧,如是不见薛兄弟和罗曜,三位请守在那里别动,我再设法通知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