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正德皇帝的重生(2/2)
朱玉簟愣了会儿神,“什么外公?”
怀炜接过话头,“外头来了个人,说他是天竺国来的外公”。
薛寒秋和朱玉簟刹那间都是一脸的震愕,缓过神来后,朱玉簟提起裙摆飞奔而去,薛寒秋拔腿疾追。思雪和怀炜傻兮兮的瞪眼互瞧了一会子,也你追我赶地向门外跑去。
玉秋山庄门外,春日的阳光暖暖洒在朱厚照棱角分明的脸上,他的一双眼睛正炯炯盯在“玉秋山庄”四个大字上。
朱玉簟一口气奔到了大门口,她收束不住纷纷下坠的泪珠,也收束不住这么多年来反复思念父亲的心情。她扶靠在门柱上,就像被施了咒一样,怔怔的望着门外那张熟悉却又有些不真实的脸庞。直到朱厚照那一声蓄满了泪意的“安宁”在耳边颤响,她才如梦初醒般,又哭又叫着,“父……爹!爹——”,她在石阶之间颠踬,跌扑到父亲的怀里。朱厚照抱紧女儿,笑语里揉进了泪意:“太好了,原来我的安宁没有死,她还活着,还生了一对这么可爱的儿女,苍天有眼啊——”
薛寒秋看着父女二人抱头痛哭,顿时也泪如泉涌。只有思雪和怀炜不明白大人们为何哭得如此伤心,站在一旁干傻眼。
“小炜,雪儿,快过来给外公磕头”,朱玉簟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唤两个孩子上前。
怀炜拉了思雪的手,听话的来到朱厚照面前,一同下跪磕头。朱厚照忙蹲下,将两个外孙拥入怀中,泪花飞溅。
朱厚照在玉秋山庄中小住了一段时日,他告诉女儿女婿,自己这些年与郑金莲在天竺过得非常逍遥自在,他娶了小茹为妻,儿子已经六岁了,儿媳对郑金莲非常孝顺,孙子也时时承欢膝下。命运多舛,一生颠沛流离的郑金莲终于能够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关于小茹的神秘身份,朱厚照也细细道来:小茹的真实身份,是已故百杀门门主灵蛇岛主的女儿,也是冯立的义女,当年被派往天竺,作为安插在郑金莲身边的眼线,时刻留意他们母子的一举一动。不料小茹对朱厚炜一见钟情,情愿为了他背叛所有人。后来朱厚炜不幸亡故,小茹渐渐将对朱厚炜的感情转移到了朱厚照身上,朱厚照也喜欢上了这个秀丽聪慧的姑娘,两人最终喜结良缘。
眼见十年岁月匆匆流逝,一切风平浪静,朱厚照忽动了要到桃花坞来探望薛寒秋,顺便亲眼看一看唐伯虎诗中令人神往的桃花庵的念头,于是选定桃花盛开的阳春三月来到了这里。
这日,朱厚照、薛寒秋和朱玉簟带着怀炜和思雪到桃花林中散步。“如此世外桃源,难怪唐伯虎能写出那般令人神往的诗作来”,朱厚照对花团锦簇的桃花坞赞不绝口。他轻抚着两个小外孙的小脑袋,笑道:“等外公下次再来的时候,把你们的小舅舅也带上,他的岁数和雪儿相仿,到时候你们三个孩子就可以一起玩了”。
怀炜不解,“舅舅不是娘的弟弟吗,年纪怎么会比我还小呢?”
朱厚照顿时怔住,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薛寒秋和朱玉簟相视片刻,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朱厚照也随着纵声而笑。
待笑够了,朱玉簟才对儿子道:“你的这个问题,娘以后再慢慢跟你解释。外公最喜欢的那首诗,娘教过你的,还记得吗?”
怀炜点点头,“当然记得”。一旁思雪抢道:“那首诗我也会。”于是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开了口: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朱厚照听得心中欢喜,也与他们一同吟诵起来。渐渐的,薛寒秋和朱玉簟也加入其中。
一家五口在徐徐清风中渐行渐远,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下五个长长的剪影。细细碎碎的吟诗声在桃花林中经久回**:
……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