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解除禁足令(2/2)
接着把梯子随意推倒在院子里,给梯子头部的一端牢牢地系上了一条很长的,可以看出一点磨损痕迹的麻绳。然后把麻绳也随意地扔在了梯子上,任由它散乱成一团。
在李氏问及怎么回事的时候,她也严格根据王柔所教的说辞来应对。
她被王柔安排去厨房端一碗酸梅汤,等取了浆饮回到院子的时候,就见到一条麻绳被绕了一圈挂在屋檐的一角,麻绳的两端都在院墙外面,院外的某个人正在用力**着绳子。
于是她准备进屋向王柔禀报这个情况,却看到绳子的一头从墙外露了出来,还牢牢地捆着一把梯子。
那把梯子不断向上向内移动,很快就越过院墙翻了下来,横倒在了地上。同时带动整个绳子飞速地沿着屋檐滑了过来。直到整条绳子都被拉得掉了下来,落在了地上的梯子上,就成了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她有些呆愣,隐约听到了院墙外传来了王柔兴奋的哈哈大笑声,还伴随了一句“成功了!”在她下意识地进到屋子里寻找王柔后,果然没能发现王柔的身影。
“这样子娘亲就没理由罚你了。”王柔对这个方案很是满意。
李氏听完这一大段说辞,望了一眼那处屋檐,又盯着地上的梯子和麻绳,沉默了好一会儿。她看不出来这是没有生气还是已经气得露不出表情了,总归李氏果然没有惩戒于她。
这次知道王柔要出门之后,她便打定主意要一直跟着,争取不要被单独留在府中。
“留在府里多自在?大热天的,何必跟着我跑来跑去?”王柔对蒹葭的选择不怎么理解。她去府衙是因为有事要办,如果不是为了山贼之事,她也希望能一动不动地趴在树荫遮蔽之下感受凉意呀。
就是待在府里才不自在。蒹葭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地说道:“上次的事,我。”
提到这个,王柔不禁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拍了拍蒹葭的肩膀:“上次你应对得很不错,那么大段话背得毫无问题。”将她的方案执行得十分完善。
“其实我可紧张了,到了后面,都不明白自己说了些什么,就是按你的话直接背诵了一遍。”蒹葭现在谈起这件事,还能感受到自己当时的忐忑心情。
她生怕李氏听出了什么不对劲,一个追问,她就要当场傻住了,还好是应对过去了。李氏走的时候,她整个人还是异常紧绷的,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直接瘫坐在了梯子的旁边。
“安心啦,你都这么说了,娘亲肯定不会怪责于你的。”王柔轻声安慰道。蒹葭是她的侍女,自然最应该听从她的命令行事,哪怕这个命令和李氏的命令相违背。
就算李氏认为蒹葭是故意配合,把她放出了府,只要面子上过得去,李氏就不会因为这个理由而惩罚蒹葭。
倒是王怡如果这么配合,反而会和她一起被关小黑屋。所以她才以“夏天到了,该买新簪子了”为由,让王怡前往常去的几家饰品店逛逛,把人支出了这个院子。
王怡应该看出了她的打算,一大早就出门逛街去了。
所以让她有些意外的是,王怡真的买了两根簪子和一块玉佩回来。
然后王怡把一根雕刻着梅花的玉簪自留了,将一根镂刻着蝴蝶的金簪送给了她,雕刻着修长竹子的玉佩则送给了王摩。
她对妹妹的心意感到十分开心,当场就将蝴蝶金簪插进了发髻之中,今天起来的时候也不忘戴上。
“可我现在一见到主母,就止不住地心虚,女郎带我一起出门吧。”蒹葭目光期待地注视着王柔。她对李氏撒了这么大的谎,躲在王柔后面的时候还能顶住,但实在是不敢再单独面对李氏了。
希望下次不会再接到这样的任务,不然她真的没有再次顺利过关的信心。
王柔转了转眼珠,考虑到她要说的话,也不是什么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的秘密,便带上了这个小尾巴,径直向府衙走去。
一路上时不时的就能在街边角落里看到三五成群的流民,他们一个靠近一个,有的是举家流浪过来的,有的是在流离路上慢慢熟识的,有的甚至互相之间并不认识,却不由自主地想要一起抱团生存。
当然也有人单独窝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孤零零一个人,无依无靠的,只能紧紧贴着身后的墙壁来寻找一点点安全感。
王柔有些沉默地继续行走着。她先前也在小说里读过这样的场景,才会在同情之下想要帮助冯征赢得大战的胜利。只有这样,诸侯间的互相征伐才能停止,这些百姓才能彻底安定在这片土地上,不用每天都在流离失所中度过。
她相信一路走得十分艰难又始终没有投降放弃,最终得以一统北方的冯征,有信念也有能力治理好这个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的王朝。
可也仅仅如此了,她的同情心只够支撑着她做到这种程度。
她一直都知道,流民会越来越多。也可以分析出来,强壮一点的流民还可以找个苦力活讨口饭吃,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靠着卖身为奴或者当街乞讨来活下去。
可她觉得这是身为城主的赵寒应该考虑的问题,她不过是个外来者,能为这里的百姓去这么奔波已经是十分有心了。
她没有想过要不要救济一下这些孤苦无依的流民,没有想过现在就为他们做点什么。
统一天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距离那场十分关键的大战还有数年光阴。如今逃到此地的百姓,要如何帮他们安置下来,她没有试着去思索出一个合适的方案。
王柔的目光从几个衣衫褴褛神情麻木的流民身上移开,她咬了咬嘴唇,脚步下意识地放慢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