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这个谋士有点冷 > 第二十章 智谋捉邪祟

第二十章 智谋捉邪祟(2/2)

目录

熟门熟路地来到大堂,没等赵寒过来,她已经坐在了自己常坐的位子上。

见赵寒走了进来,王柔才又站起身向他问好。

刚刚寒暄了一句,赵寒便直接切入正题:“不知女郎有什么建议?”

见他这般上心,王柔猜测仓库里的粮食果然不够用。她又坐了回去,略微抬头看向赵寒:“我确实有一点想法。不过在说出来之前,我需要先知道,府衙里的粮食还能再撑几个月?”

提到这一点,赵寒不由皱了下眉头:“救济之事,花费甚多。按这个速度,必然撑不到下一季收获稻米之时,估计能差半个月左右。”

他也知道这么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已经在将这些流民登记造册,准备让他们自行屯田开垦荒地。只是稻米成熟需要时间,要撑过下一次稻米成熟的日子,只靠府衙里的粮食,再怎么精打细算,还是做不到供给这么多天。

实在不行,只能想办法让城里的士族出钱出力,将那段时间顺利过渡过去。哪怕因此将这些士族都得罪了个干净,他也在所不惜。

“既然如此,不如在城外兴修一段水渠,将山中河流引出,与城外的溪流相通,方便百姓取水灌溉。”王柔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脸,“而水利兴修乃城中大事,城主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地向大家征收钱粮。”

反正这段水渠迟早都得修筑,还不如提前修好,备战干旱。然后增增长长地把预算说多点,再将多收的钱粮拿去填补救济粮的不足。

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赵寒提出了一个顾虑:“往年的取水都来自城外溪水,突然要去兴修水渠,只怕众人都会觉得不可理解。”

到时候定会直接把这个提议否决,甚至反客为主,指责他在巧立名目收敛钱财。

王柔抬头看了一眼碧蓝如洗的天空:“今时不同往日。城中今年会遭遇大旱,若是不提早做好准备,届时难免让许多稻苗平白旱死,损耗收成。”

“大旱?”赵寒也望了一下高悬在天际的炎炎烈日,“倒是有些可能。”他回过头来,已经在心中考虑完毕,“假借此事为缘由,应当可以说服这些世家大族。”

实在不行还可以安排一个人装神弄鬼预言天将大旱,纵然不是君子所为,眼下也只有事急从权了。

“才不是有些可能,今年一定会有一场大旱。”王柔言之凿凿地开口,“兴修水渠是必要且紧急的事情。”

感受到这熟悉的叙事风格,赵寒先一步讲了出来:“女郎莫不是要说这是你算出来的结果?”

兴冲冲的表情呆滞了一瞬,王柔双手撑在椅子的两边扶手上,“咻”的一下站了起来,语气笃定地回应:“没错,就是我算出来的。”

赵寒的目光变得有些微妙,并不与她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不论如何,多谢女郎的建议。”

这明显就是不相信她还不想理她。王柔在心中默默“哼”了一声,打定主意要等到大旱来临之时,再前来府衙在赵寒面前找回场子。

眼下还不是拂袖而去的时候,王柔吸了一口气,嘴角弯起浅笑了一下:“城主不必客气,我亦是城中百姓,总是会为这座城池的命运考虑的。说起来,刺客的身份,可有查出什么新消息?”

他已经带人将张家调查了一遍,就连书房中的书柜也都拉开了一遍,完全没有找到与勾结贼人派出刺客有关的书信。

先前他在驱逐山贼的时候和贼首张宁有过接触,知道张宁自视甚高,再恼羞成怒也不至于派人刺杀一个弱女子,把王柔劫掠去山寨好好耍一下威风才是那人的行事作风。

若非如此,他都要以为刺客是张宁所派,与城中之人无关了。

一时半会儿还给不出一个交代,赵寒有些歉意地说道:“此事仍在调查之中。”说着他从袖子里取出了一根蝴蝶金簪,向王柔递了过去,“不过这支簪子已经可以物归原主了。”

其实他早就将簪子清洗完毕,可以还给王柔了。可木叁的遗物已经在核查过后被拆卖成碎银,王柔该得的部分已经被交给了王府。一旦再将簪子归还,他和王柔之间好似就再无联系了。

这些天他一直以事务繁忙为由不去处理此事,簪子也一直和公文一起放在他办理公务的木桌上。

每每在批复公文之际,看到那枚金灿灿的振翅蝴蝶簪子,想着该将其还回去了。却又会顺手拿起一本文书,自顾自地将公务安排下去。

眨眼间物主就亲自登门了,他也再没有理由将簪子留在他的公文桌上。

王柔喜笑颜开地双手接过干干净净散发着光芒的金簪,立刻就将其插在了发髻之中,心情很好地开口:“此事着实过于复杂。好在我们已经挫败了贼人的阴谋,城主也不必心急,总会有查出来的一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