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一念破伪装(1/2)
她必须一直关注着,赵寒和冯征之间的关系是会变得更缓和还是更僵硬。万一出现了什么误会,她也能及时出手做些什么来帮忙澄清。
见王柔并没有把侍女摔碎茶壶的事情放在心上,反而继续说起了前去雍城的安排,王怡本来想要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计划上,又实在是觉得不吐不快,便将心中的担忧还是说了出来。
她一直觉得长姐对家里的侍从们过于纵容,像是这次蒹葭摔碎东西的事,王柔不去怪罪已经是很护着蒹葭了,哪里还能再过去出手帮助?
长此以往,这些侍从难免觉得王柔的好说话是好欺负,容易闹出欺瞒主家的恶行。
可王柔听完后并没有感到忧心,只是坐回石凳上然后浅笑着回应:“和人相处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遇到品行不端的人,你待他好,他便念着你能待他更好。你待他不好,那更是捅了马蜂窝了。
遇到善良不计较的人,你待他不好,他也只会暗自难过。你待他好些,他便想着要怎么做出回报。不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对那个人好不好,看他是哪一类人才更重要。”
接着她双手捧住自己的脸颊,微微歪头嘿嘿一笑:“对我这种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极为擅长卜算的人来说,看穿对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我心念一动的事。”
起码看那些在小说里有名有姓的人时,就是这样的。又或者是看蒹葭这一类十分单纯的小姑娘的时候,总是不会看岔眼的。
“既然知道那人品行不端,又为何要与其相处?”王怡有些不解地询问。这不是自讨没趣自己找事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王柔闻言摇头晃脑起来,用十分感慨的语气回答。
就像她明明知道郭攸就是那个跟她结下了深仇大恨的内应,几天后郭初的婚礼,她还是要作为好友过去参加。
届时她必然会和郭攸说上几句,还得用什么都没有察觉到的态度去和郭攸交流。
越是临近郭初的婚礼,她的心中就越是排斥,甚至有一瞬间想要找借口和郭初断绝来往,哪怕这样就不能自然而然地去询问调查了。
她能看出来郭初是不知情的,那些**心迹的话语绝不是在演戏,这让她在面对郭初时,难免有些心情复杂。
想要将对郭攸的情绪迁怒到他十分疼爱的妹妹身上,又无法对真心待她的郭初真的愤怒起来。
起码再走上这最后一程吧,在郭初需要朋友的陪同和祝福的时候,以朋友的身份和行为参加郭初的婚礼,也算是全了这份因缘巧合的友谊了。
一旦给两人的友谊画上终点符号,再相处时,她不会再心生犹豫了,一定会尽力弄清楚郭攸隐藏在人后的秘密。
见到重新开始振作起来的王怡,她的亲人都十分高兴。
李氏为了保险起见,又暗暗叮嘱其他人,郭攸的名字在家中依然是个不能对王怡提起的禁忌。
其实对王怡提过但她用“他”字来替代了,想到这里王柔毫不心虚地点了点头。
满面笑容的李氏还不知道王怡能振作起来的具体原因,否则定然是笑不出来的。
因为对郭攸心存芥蒂的缘故,加上作为郭攸好友的赵寒也会去参加婚礼,王父思索再三,还是只派出了身为郭初好友的王柔去参加婚礼。
他当然不是为了促进赵寒和女儿之间的感情,只是王家其他人更不适合过去,可要是一个人都不去,又是明着和郭家断交的意思。
城中士族向来互相报团互相照拂,虽然郭攸拒绝了自家女儿,可商议亲事本来就不是总能一拍即合的,真论起来也没到要彻底断交的程度。
习惯了做事不把事情做绝,王父还是决定派一个代表过去参加。
想着男宾女宾又不会待在同一处,他只好紧皱着眉头说出了这个决定。
两家士族的联姻总是会举办得十分体面,大街上围着不少凑过来观看的百姓,让整个婚礼变得越发热闹起来。
来参加婚礼的人自然都去了黄府,王柔作为新娘的友人,才在郭府里一直和郭初待在一处。直到身穿新人服饰的郭初被黄府的轿子接走,站在郭府门口给郭初送行的王柔依然站在原地,笑容灿烂地注视着渐行渐远的迎亲队伍。
身为亲兄长的郭攸,也在护送新娘的迎亲队伍之中。这样一来,偌大的郭府竟然在此刻没有了主人,只剩下两个外人在这里继续主持大局。
在心里默念了一句“再见了,阿初”,王柔面上的笑容逐渐消散,眼神中流露出了些许的怅然。她不再注目这个令人开心又伤感的场景,转过身去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郭府。
同样留在郭府帮忙的赵寒此时就在庭院之中,庭院里已经不复刚才的人来人往,又只剩下郭府中的那些仆从加上他们两个了。
王柔在见到赵寒的瞬间再度扬起笑容,她站在庭院里一处修长的小竹林旁边,见郭府的管家在赵寒叮嘱了接下来的任务后就继续去忙了,这才慢慢走了过去。
“看来赵城主处理起这些私务来,也十分得心应手。”王柔眨了眨眼睛,浅笑着开口。
“总算没有手忙脚乱。”赵寒的语气也因这大喜的日子而沾染了一点笑意。这还是他第一次忙碌婚礼的事务,倒是一次十分难得的体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