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开始回溯(2/2)
“筑基了?”
刘正德自从上一次墨愚之后就去了解了一下这些修炼知识。
他也是知道现在他们现在正处于灵气复苏的时代。
而根据他所了解到的,他们现实中还没有存在筑基,而那如同鬼神的墨愚也不过是筑基。
没想到清微比墨愚更有天赋,十四岁就是筑基了。
而且还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另一个筑基。
义王?
好像是尚帝弟弟,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却还是在史书上有记载,而他被记载的理由是因为他的跋扈。
想到了大尚末年的尚帝。
刘正德皱了皱眉头。
尚帝是历史上昏君中的代表人物。
他强通五大河,徭役繁重,导致生灵涂炭,大尚的人数锐减。
在这期间,兵戈四起,农民起义一批接着一批。
后面离太祖率领的起义军强大起来,攻入京城,改朝换代。
对于尚帝强通五大河的事迹,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尚帝之举功在千秋,为后世水运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历代帝王都会组织人去疏通河道,即使是到了现在依旧还在使用。
不过也有人认为尚帝是大尚千古罪人,因为为了通河,直接导致了大尚的灭亡。按照学者的预测,以大尚当时的国力,只要尚帝不去大修土木,大尚的国祚估计还能延续至少百年。
画面中自然是呈现了当时大尚的一些国情。
流民遍地。
清微在游历过程中自然是遇到了许多流民,他大多都能帮就帮。
从黑衣卫手中救下他们。
这让刘正德对于清微的印象非常好。
二十岁,清微突破金丹。
“金丹了呀!”
康元龙身后的灵气学的专家正在疯狂做着记录。
筑基期的实力情况他们已经记录的差不多了。
现在画面中出现了金丹境,那他们自然是不能放过这一次记录的机会。
这样可以让他们对于金丹期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认知。
毕竟古书上描绘得再怎么详细都不如亲眼见到的好。
变故发生了。
静天观观主也就是老道士入京。
老道士身死。
之后黑衣卫围住静天观,老祖与国师交手。
清微带着余下的弟子逃离。
并在逃离途中随手杀了两人。
观众的呼吸渐渐的变得慢了下来。
他们的目光看着画面中那个带着同门撤离的少年。
谁能想到变故会发生的这么快呢?
清微突破金丹的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就遭到了这样的变故。
师父被杀,老祖殿后,静天观化为一片废墟。
之后的四年里,清微带着同门彻底开始了流浪。
朝廷通缉着他们。
时不时就有黑衣卫的围剿。
不过幸好有着清微,所以他们才逃到了起义军的地盘。
清微的出现得到了起义军的领袖朱龙的热烈欢迎。
刘正德他们这才发现到未来的大离皇帝朱龙竟是之前清微在一个小城上帮助的一个地痞流氓。
真的是缘分啊!
刘正德这些历史学家纷纷感慨着历史上这奇妙的缘分。
他们估计怎么都想不到之前对于朱龙的帮助会是早有预谋。
之后,越来越多的修行者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
康元龙以及刘正德这些人这才发现尚帝竟然直接将各大修炼门派的掌门人一网打尽,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要知道是个人都知道修炼者的实力究竟有多么强大,他们虽说是皇朝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因为他们那强大的实力,所以统治者给予了他们一定的权力,包括收自己门派所在地的税收,设立国师之位来进行拉拢。
而尚帝这一举动则是将修炼者彻底推入了大尚的对立面。
正如他们所想的那样,有了修行者加入的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
短短四年的时间就打到了京城周边。
而清微也是突破了元婴,成为了起义军阵营的最强者。
“尚帝可真是太愚蠢了,竟然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不是脑子出了点问题啊?”
杜秋已经预测到没多久起义军就攻占了京城,尚帝被杀,改朝换代。
康元龙则是紧锁眉头。
“不对劲,尚帝还有底牌,所以他才会这么肆无忌惮,起义军的一路顺风是他纵容的结果。”刘正德说道。
杜秋见自己的话被反驳,当然是不服气的。
“尚帝这样了,哪里来的底牌啊?”
刘正德认真分析地说道:
“首先我们不应该用我们现在的思维来看那时候的人。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可是个人伟力的时代,一个元婴期可是能左右战局的存在。”
“尚帝在位这么多年,在他在位前期的时候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了,当时的大尚的国力可以称得上是最顶峰了,他不可能会放这么大的错误。”
“他这样做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在乎。”
“你说他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开通五大河。”
“我猜测那就是他的依仗。”
听完刘正德的分析之后,杜秋也是目瞪口呆。
不是因为他分析的内容,而是因为他的转变。
要知道刘正德之前可是说什么都不相信超凡的存在,对于墨愚的事迹也是持怀疑的态度。
没想到他会这么彻底地接受那些他之前认为是迷信的东西。
难怪他会是国内知名的教授,接受能力是真的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