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所有的父母都一样(1/2)
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所有的父母对自己儿女的婚事都特别的上心呢,前世的梁笙父母早逝,养父母也从来没有在乎过他的个人感情,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梁笙不明白,这样的关心难道不是变相的胁迫吗。
西街六角巷里,梁笙与梁云娘和夏行在屋中闲谈,现在已经过了年,天气开始回暖,梁云娘和夏行商量着把李春容和王阳的婚事给办了,就收拾东西去封地了,她们已经滞留了太长时间,这里的事情也安排妥当了,梁云娘虽有不舍但也不能不考虑启程的日子了,趁此机会梁笙也跟梁云娘和夏行谈了一下有关自己婚事的事情。
梁云娘虽然觉得张青青不错,但没有夏行点头她是一点都不敢自作主张,夏行也只是见过那个张青青两面,女孩子看着不错,但他担心武者的性情太粗,可能不会疼人,所以张青青,还处于观望状态。
而且武者大多都有建立功业的志向,最喜欢上战场,夏行担心如果儿子进了张家门,不但要忍受独守空房的寂寞,万一哪一天妻子在战场上出了什么事,儿子可怎么办,毕竟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就怕非死即残,在他的心中理想的媳妇应该是能时时陪在儿子身边,对他呵护备至言听计从的女孩子,最重要的是儿子也喜欢那个女孩子,两个人相亲相爱相扶持,平安度过一生。
“爹,你对我真好”
“傻孩子,你是我的亲儿子,我不对你好,还对谁好,只是有些对不住张姨,毕竟张姨那么看重你”
“那也没办法,我与张青青只见了一面,连句话都没说上两句,我一点都不了解她的性情如何,我怎么可能稀里糊涂的就跟她订婚,万一她是个表里不一的人怎么办,这可是儿子一生的幸福,怎能草率,你说是不是呀,娘”
梁云娘道:“笙儿这话有理,但张姨对此事很是积极,连孙女都千里迢迢的被招来了,由此可见张姨对这桩婚事很看重,我也不好立刻回绝,这可怎么办”。
梁笙却说:“娘你不用担心,一切都给交给我处理,我会找个时间亲自去拜访张奶奶,跟她好好谈谈此事”
“笙儿你去谈有些不合适吧”
“我可是当事人,有什么不合适的,而且我是小辈,我的年纪小阅历浅,就算做出什么荒唐的事情,说出什么无知的话,想必张奶奶也不会跟我计较”
夏行也说:“这样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我还是觉得不妥,哪有未出阁的小郎去跟人讨论自己婚事的道理,太…太…”
梁云娘还未说完就被夏行瞪了一眼:“太什么,你有本事自己去说啊,咱家笙儿可比你有本事有分寸多了,别忘了你那个县主的位置是谁给你挣回来的”。
夏行一瞪眼梁云娘立即老实了,那真是夏行说什么是什么,她只有陪笑的份。
“娘你也不用担心,说不定这桩亲事还轮不到咱们家拒绝,那张家就会先不提此事了呢”
梁云娘和夏行听了梁笙此言都疑惑了。
“这话怎么说?”
“你们想啊,那张奶奶是什么身份,张将军是什么家世,张青青又是什么人,就算张奶奶看中我,那也说不定是她一厢情愿,像张家那样显赫的武将世家,怎么想也不可能同意家里最具潜力的女儿迎接一个暴发户家的儿子进门呢,那个张青青也是天之骄女,她也未必能看的上我,说不定她就第一个不同意呢”
大家族的事情可是很复杂的,身为大家族家里的人,那就是事事都复杂了,像张青青这样拥有无限潜力又备受期望的人,她的婚事怎么可能这么草率,无论从哪里来看,能与张青青相配的人,怎样轮也轮不到他才对。
跟梁云娘夏行通好气之后,梁笙也不着急出门去解决此事了,因为现在还有一件更加棘手的事情急需解决。
“我也是嘴欠,干嘛把事情的进展都告诉他,结果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梁笙得遇阿雅,意外知道了更娘的秘密,更从更娘的手镯中找到了郭家被冤枉的证据,之后郭静斋满心欢喜等待着郭家昭雪的那一天,谁知竟是空自欢喜一场,朱家势微,樊城巨变,郭家冤屈却石沉大海,无人提,无人说,郭静斋心内怒火燃九重,满腹冤屈说不出。
“收起你的怒火跟我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梁笙带着郭静斋回了自己房间。
“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为什么啊”郭静斋又怒又恨,但更多的是不解和伤悲,明明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姑母,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姑母是被冤枉的,为什么郭家的冤屈无人理会。
“我阻拦你去申冤,你还在怪我吗”
在樊城变动之后,一切尘埃落定,郭静斋期盼的昭雪并没有动静,那时他的情绪很激动,立刻就要冲到朱家去申冤,被梁笙拦下了,为了保护他,梁笙还把他关起来让他冷静一下,但看他的样子,好像还是冷静不下来。
“红莲教那件事明明城主才是主谋,姑母是冤死的,人证物证都有,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为什么姑母没有得到平反,为什么朱丹怡依然以郡主之礼下葬,没有受到惩处,这世上到底还没有公理和正义…”
“你也看到了樊城如今的变化,现金的朱家已经对樊城已经没有主导权了,如今的樊城已经变了天,你就算去朱家说你姑母冤枉,让他们主持公道,以朱现在的处境你认为她们有可能帮你,有能力帮你吗”
“朱丹怡的事情,我虽然不知道朱家为何能够避免罪责,但以朱家的背景,一定有女帝不能擅动的原因,女帝虽然没有惩处朱家,还保住了朱家的声誉,但相对的女帝也抓住了时机夺取了樊城的大权,如今朱家的势力名存实亡,但在百姓心中朱家依旧是她们心中的那个朱家,在这个时候,朱家已经没了话语权,更不宜在这个时候去说什么”
“再说那个新知府方丽珍,她根本就是来替女帝来接管樊城的,她也未必不知道郭知府是冤死的事情,但现在你若在她面前提起这事,我估计你的下场有二种,一种是轻的,判你个无事生非诽谤之罪,打上几板子扔出来,二便是心狠的,为了一劳永逸让你神不知鬼不觉的去见阎王”
郭静斋震惊道:“青天白日,她们怎么敢…”
梁笙却说:“如今樊城是她方丽珍做主,有什么敢不敢,再说她们连明知郭知府是怨死的也不愿意替她平反,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做的”
“你现在无依无靠,无权无势,仿佛一个蚍蜉,妄想去撼动大树,就好比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而且我提醒你,郭知府的案子是女帝吓得懿旨抄家灭族的,我虽然不知当今女帝的性情脾气如何,但一个普通人犯了错,也要百般抵赖,更何况是一国君主”
“郭穆兰不是平民,而是朝廷命官,就这么被冤死了,女帝能承认吗,她怎么承认,人都杀了,还能活过来吗,而且红莲教之事也已经闹大了,东洲那边出现了叛军,这时候你让女帝认错,不是给叛军找理由反叛吗,女帝不贤,冤杀忠臣,她们反而成了仁义之师”
郭静斋瘫坐在椅子上万念俱灰:“姑母,侄儿无能,无法替你洗刷冤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