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你才是大不敬(2/2)
“嗯?”杨何在蓦然回头,却见这个号称清涯公子,依然脸上不见任何局促慌乱之色。
秦玉就像是完全不理会身后宋四海等几个人张目欲裂,欲发作而不得的表情,悄然用灵气定住了他们三个人的身形,同时悠悠上前一步道:“有句古话,叫‘古时渊公,来朝走马,率西水渡,至于原下’,杨先生可知道是谁所作?”
“这……”
杨何在虽是博览群书,但却在这时也犯了难,他搜刮肚肠,也没想起来哪部圣人言里有这句话。
然而秦玉却没给他苦思冥想的机会,直接道:“先生治学,想来不读律法,不知道也情有可原,这句正是我《大荒律例》中的开卷第一篇里的,所出者,正是本朝太祖文皇帝!”
隔着数重阁楼,本来一直淡然的禄王,他耳力极聪,听到这句之下,也不禁停下了手中酒杯。
“好一个秦玉,居然搬出了太祖皇帝,呵呵……”
大荒朝太祖高皇帝,起于草莽,最终三十年兵戈戎马,统合九州,定鼎钧天州的不世君王。那是杨何在就算多十个胆子也不敢反驳的,他被这秦玉这一句,直接将本来的获胜话语噎在了喉咙里。
“你……你……竟敢搬出太祖皇帝……这是大不敬!”他手指颤抖着指向秦玉。
秦玉见已经气势站了上风,深知先声夺人,一鼓作气的道理,杨何在既已露了怯,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声量再拉高了两分:“你才是大不敬!!”
“太祖高皇帝起于草莽,曾经将这句赞颂唐天王之言写在国法之上,我为什么不能提?倒是你,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一句问完,秦玉声如浪涛,完全不给对方还口的机会,接着道:“诚如杨先生所言,各地县志所记载的唐天王手下杀人恶行,俱都属实,数百年前唐渊落草周原山,开聚义堂,集结八大山主,九十六洞好汉,这些人里有的是落草的山贼,杀人的逃犯,甚至是打家劫舍的强盗,而在这里我要再问杨先生一句,为什么数百年前唐渊身死之后,当地百姓依然要为这群山贼草寇立庙?”
秦玉目光炯炯,扫视向这一群围观的百姓,他们之中几乎都是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普通男女老少。
“《赵史实录》所载,赵国元和四年,唐渊于周原立楚州军,攻伐天下。二月,破江明县,开仓放粮,秋毫无犯……”
“二月二十五日,破平龙县,杀县官,招榜安民,秋毫无犯……”
“三月,破朱红庄,杀县官,秋毫无犯……”
一桩桩迥异于刚刚杨何在所述的楚州军事迹从秦玉口中说出,他言辞顿挫,富有奇异节奏,下意识用上了《忘情心籁》中的法门,将对手节奏,纳入自己节奏之中,话音虽非歌谣音律,却也具有奇幻的感染力,让周围众人都渐渐听得入了神。
秦玉挥袖,义正言辞地:“史书所载,从元和四年,唐渊创立楚州军后,所过之处就再也没有如杨先生所说的惨案发生,杨先生可知道是为什么?”
“这……也许是记载不详……”杨何在被他洪亮正大的声音压得声气顿弱了几分。
秦玉又驳斥道:“错,你就算再找,也只能找到元和四年以前的,因为自唐渊创立楚州军后,周原上的大军,就已经改邪归正,在唐天王领导下,成了一只保国安民,全忠仗义的仁者之师!”
他越说越是胸中激**,情绪高昂:“难道太祖高皇帝不知道数百年前的唐渊楚州军曾经一群罪犯,一群流寇吗?难道数百年前给唐渊立庙的百姓也不知道吗?错!!!”
“他们固然知道,唐渊以及楚州军曾经犯下过种种罪行,可是他们更知道,当年的大赵国里横行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比楚州军更可恶千倍万倍!他们更加记得,楚州军以前虽然作了恶,却也做了好事,他们对劳苦百姓秋毫无犯,诏安后为国御侮,北上征讨述律族。唐天王让一群罪犯魔星洗去魔性,为国出力,换来的却是兔死狗烹的下场,这些当年的百姓记得,太祖高皇帝也记得,悠悠史笔更加记得!”
长长一串话,发于秦玉胸臆,结合了他对父亲晚年境遇的悲痛之心,有感于史册而发,其声一出,直如人间之震雷,有风雨大至之势,席卷全场。
许多围观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尽都默然。
杨何在早已吓得腿软,而先前还不忿于秦玉所言的宋四海等八个血性汉子,早已热泪盈眶。
秦玉转身回眸,目光越过大月尊如来像,与内殿唐天王像遥遥相对。
他深深望了天王像一眼,随后冷眼转身一瞥地上早吓瘫了的杨何在:“你可以说唐天王并非完人,但他绝不是什么你口中拿兄弟血染红官袍的奸险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