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无题(1/2)
大冬天的挖掘工事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活。
因为冬天的土都冻得硬邦邦的。即便是用铲子、锄头都很难挖掘。
但是这也是非常模拟朝鲜寒冷天气下的野战工事了。
毕竟打仗这种事情是不分时间的。
避光无烟野战灶这种东西真的是中国军人被美国佬逼到绝境了。
朝鲜战场上美军飞机和火炮真的太猖狂了。
在后期志愿军得到了苏联的大量炮火。
尤其是喀秋莎的补给后,中国倒是在局部的炮战中获胜了,压着美国打。
但是飞机这一点是真的无解。因为种种原因,苏联和美国无形的达成一种默契。
美国假装不知道朝鲜战场有苏联飞行员。
苏联也假装自己没有派飞行员前往朝鲜。
两个大国都很克制,为的就是避免把朝鲜战争打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苏联自然不用提,二战把他们整整一代年轻人给打完了。他们现在可以说是极度缺乏正当年的青壮小伙。
这也是为什么米高扬和斯大林在发现中国能弥补苏联食品轻工业上的差距时,两人都显得很高兴,甚至尽可能满足中国这边的需求,很多地方苏联商务部的官员都是准备据理力争的。
但是在米高扬和斯大林的授意下,其实都放水过去了。不然的话,李强就是苏秦张仪附身,也做不到空口白牙的从苏联那边要来三亿卢布的外贸,而且很多还是先款后货啊。
米高扬也不会听着手下说造不如买的时候直接选择了从中国买啊!
这不仅仅是因为苏联的工人成本昂贵。
同时也是因为苏联没有那么多青壮劳力去从事轻工业的发展。
苏联人口的缓解差不多要到六十年代才算是彻底走出人口危机。
为了鼓励人口生育,苏联还推出过全世界大概也只有苏联出过的荣誉:苏联母亲荣誉勋章。
生育且健全抚养了六个孩子的母亲可以获得一级苏联母亲荣誉勋章。
生育且健全抚养了五个孩子的母亲可以获得二级荣誉勋章。
苏联母亲的获得者不仅可以获得荣誉,还有经济上的一些奖励。
这是从斯大林时代就开始展开的人口激励政策。
因为苏联国土实在是太大了,而人口又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苏联有中国的几亿人口,斯大林甚至可能会考虑西伯利亚大开发计划。
因为缺少人口,苏联在这个阶段对美国的很多行为都是隐忍和克制的。
不触犯到它的核心利益,北极熊就只是趴在那儿看着。而对于美国来说,其实他们也不是非常好过。
二战结束之后,残酷的战争让很多士兵都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后遗症。
再加上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开始出现的反战情绪,其实美国政府也清楚的知道,鼓动全国人民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