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张家的困境(1/2)
北京钢铁工人张祥一家迎来了一个大事。
那就是家里的大儿子张福要准备考学的事情了。
现在的新中国还没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因为现在财政还负担不起。现在实施的还是三年初小,两年高小的教育制度。
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只到初小为止。
国家准备这两年经济形式有了明显好转后,开始施行五年小学的一体式义务教育。
小学读完之后便是初中,现在的初中可就不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了。
不仅要学生家庭负责学杂费,还需要考学进去。分数不够可读不了初中。
张福还是很不错的,他之前顺利的考上了初中而且初中成绩很不错,老师推荐他跳了一级。
在历史上七十年后的后世,跳级算是一个比较少见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代跳级非常常见。
这年代的课业负担没有七十年后那么重。
聪明的学生一两个月就学完了整个学期的所有内容。
如果还让学生留在本年级,那就是纯纯的发呆混日子。再加上现在新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缺乏足够多的受教育人才。
所以国家方面也是鼓励聪明的学生跳级,早日参加工作,以缓解新中国在中高级知识分子上的用人慌。
不过现在新中国分管教育的是李锐。
李锐也知道后世那些揠苗助长的天才班和少年班之类的。
所以对于跳级和天才班之类的东西还是稍微要控制一下。
不要跳的太离谱了,十四岁毕业的大学生什么的。年纪太小了,参加什么工作都不是很合适,反而可能会蹉跎天才的天赋。
还不如多学一段时间,扎实天才的基础。张福没有那么天才,他也就是比普通小孩聪明一点罢了。
班主任王老师特别在放学后对张福进行了一个家访,想要问一问张福家里对张福今后是怎么打算的。
因为跳了一级,张福今年六月底就初中毕业了。对于班主任王老师的到来,张福一家热情款待。
刚从居委会下班的母亲桂花热情的从柜子里掏出家里来客人才会拿出来的瓜子花生。
桂花瞟了眼柜子里上了锁的糖罐,她掏出钥匙拧开锁,从里面点出十颗糖果。
刚准备端出去,桂花想了想又放回去四个。
一个小碟子里装着一些花生瓜子还有六颗水果口味硬糖……
这大约就是这个年代去普通人家做客能获得的最高待遇了。“老师,吃糖吃瓜子花生。”
桂花把碟子装糖的那一面冲着王老师。
但是王老师却摆摆手:“不用不用,不用这么客气。我又不是来你家吃糖的,收起来给孩子们吃吧。”王老师这话可把张家五个小的给馋的呀。
他们眼巴巴的看着碟子里的糖果,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张福,你吃糖。”
王老师拿起一个水果硬糖递给张福,张福接过来,但是不敢拆开糖纸。
他看着妈妈桂花,眼神里都是询问:我能吃吗我能吃吗桂花脸上带着笑意,但是眼神看着张福:你敢吃试试!
张福乖巧的放下糖果:“老师,我不吃。”
桂花满意的笑了。
王老师也不在意,来人家家里做客,人家端上糖果这种高档东西不吃,这是这个时代做客人的基本礼貌。
但是花生瓜子还是可以吃的。
王老师抓了一把瓜子嗑了起来,并且和桂花聊了起来:“张福他妈啊,张福这孩子六月底就要初中毕业了。你们家有什么打算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