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2/2)
曹文清一本正经的说着。“哪是厨子,老师说那是食品科学!”张福辩解。
曹文清想了想后,继续一本正经的说道:“那就是个科学的厨子。”
张福:“……”……
对于中专的老师们来说,开放日的参观算是一个小插曲罢了。现在中专内比较重要的两个课题,一个是钟教授的海带鱼子酱,一个是正在验证的第一代数控机床。
目前数控机床的加工算是比较稳定,但是还需要增加几个模块。
比如说螺纹和镗孔的程序还没做出来。
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而钟教授的近海养殖课题需要继续突破,但是海带鱼子酱已经是比较成熟了。
他和食品科学的同事一起把这玩意儿给搞出来。
就在学校放暑假的第一天,李锐就来学校了。因为学校里已经通知他了,关于鱼子酱的事情算是成了。
李锐让司机开着车连忙带自己去。毕竟鱼子酱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呢。“李主任来了。大家欢迎。”
在中专内,钟教授为首的老师和教授们对李锐来了个简单的欢迎仪式。
李锐虚按了一下手:“大家伙别搞这些虚的,我是来吃鱼子酱的。我现在已经等不及了,快端上来吧。”
李锐的直爽让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钟教授也不客套,直接让人把两盒鱼子酱端了过来。一盒是苏联那边生产的黑鱼子酱。
这玩意儿贵到飞天遁地。
在苏联也只有功勋商店才有极少量的配货。
另外一盒则是钟教授这边用海带生产的合成鱼子酱。
两盒鱼子酱打开,光从形态上来看的话,基本上无法分别。用鼻子闻一闻,闻起来也差不多。
李锐挖了一勺进嘴里,嗯,对,就是这个味道历史上一些平价的日料店或者铁板烧店就是用这种假鱼子酱。
吃起来简直一模一样。再尝尝苏联产的昂贵黑鱼籽,嗯,有本质上的差别。“这个你们说只要五毛钱人民币的生产成本”
李锐拿起钟教授他们搞得这个合成鱼子酱。
钟教授点点头:“对,主要成本在马口铁罐头如果产量大,能把马口铁罐头的生产成本压下来,那就好了。”“啧啧。”李锐感叹下的啧啧嘴。
五毛人民币一盒的合成鱼子酱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生产呢实地投入生产怎么样”
李锐比较关心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可能。
食品科学组的江教授接话道:“其他化学品我们都可以制,量没那么大。比较需要工厂协助的就是海带晒干磨粉。”“这个没有工厂的话,在海边让渔民人力磨也行,就是效率不高。”“主要问题是近海养殖海带的问题。”
和钟教授同一组的张定民教授插话道。“目前仅靠我们渔民近海打捞海带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原本朝鲜盛产海带,但是现在这会儿他们打仗,我们也不好进口。”“近海推广养殖海带需要做,需要不少资金。因为这些海带磨成粉不仅可以拿来做合成鱼子酱,还能用来预防缺碘。”
张定民教授所言甚是,现在中国内陆地区很多地方都缺碘。
尤其是西边省份较为严重,大脖子病发病率很高。
看着李锐陷入沉思,食品科学组的江教授道:“李部长不用担心目前的生产问题。目前来说我们的生产能力是够的。鱼子酱的生产比想象中还不占人工和设备。”“因为这些玩意儿都是按克卖的。就我们食品组现有的机器,一天都能生产五百公斤合成鱼子酱。而一盒鱼子酱只需装十克。我们这样的食品组作坊都能满足很大的量了。”
李锐听到这里,他起身道:“好,既然这样。那么咱们这算是又多了一个拳头产品。”“我去找贸易部的叶部长。刚好赫鲁晓夫同志不日又将访华。我来请他吃一吃。”“这个鱼子酱怎么卖,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我自有主张。近海海带的养殖,张定民教授钟麟教授你们推进吧。
海带、还葡萄,还有其他如紫菜之类的近海可养殖的海藻类植物,你们都去尝试生产吧。”“多实验,以后把生蚝、鲍鱼那些海产都能搞成养殖。要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张定民教授和钟麟教授都激动的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