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七十六章 异株与菠萝

第七十六章 异株与菠萝(1/2)

目录

农校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和其他一些纯理论的学校不同,农校必须要让学生下到第一线去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

就像是袁隆平和谭胖公两人,七月份本该是他们三年级到四年级之间的最后一个暑假。

而到明年这个时候他们就该毕业了。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开始,他们的老师就开始然他们进入田间地头了。

农校学习必须要产学结合,不然就是瞎胡闹。

尤其是李锐带着网咖来了这个时空之后,给全中国的农校都带来了很多新的知识。

不光唯独田间管理的,还有养殖、育苗、防病防害等等……

这些知识可是历史上的农业工作人员通过几十年积累才逐渐掌握的。

被李锐直接拿来用,可以说是相当开挂了。

不过虽然说农校和中国的农业科技已经在大跨步的前进了。

但是如同袁隆平这样的年轻人却依旧觉得不够,太慢了太慢了。

现在的他还不是那个笑眯眯做什么都不紧不慢的老爷爷,而是一个目光如火,身体矫健如猎豹一样的年轻人。

年轻人总是想要再快,更快,最快!中国人挨饿太久了。袁隆平和他的同学都是亲眼见过饿死人场景。“千里饿浮,易子而食。”

袁隆平一边和谭胖公巡视他们两人一组负责的五亩水稻,一边说道:“孩子就是锅中的一块肉。”

谭胖公知道为什么袁隆平会突然聊这个。

因为前几日报纸报道了河南今年夏粮大丰收的消息。

袁隆平和学校里很多学生包括自己看到这个新闻后都潸然泪下。

因为就在河南夏粮大丰收的消息前,安江农校在内的国内各大高校都被主管文化教育工作的李部长搞了一次爱国教育。

不用走形式,李部长只是把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内容实打实的贴出来,刊印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去,其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爱国教育。1942到1952,时间不过才过去十年,河南大饥荒的很多幸存者还健在呢。

不少高校的学生和老师甚至就是幸存者之一。

相比于其他学校仅仅是接受爱国教育不同……

如安江农校之类的农业学校的学生们在看过1942河南大饥荒的各种宣传图册、文字和影像资料后,他们身上更有一种迫切的使命感。

他们有一种必须要在自己这一代终结中国饥荒历史的历史使命感,年轻人中总是有人想要站出来当这个世界主角的。

李锐支持这些人这么做,只不过想要终结中国饥荒历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须要工农业紧密结合,将农业工业化,农业科技化,农业现代化。在见浩大的历史潮流中,每一个农校生,每一个技术员都是沧海中的一叶扁舟,只看谁能最先登达彼岸。

谭胖公听闻袁隆平的话,他背诵了一段古诗“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