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 > 第168章 回村拜年,苏建军的儿子

第168章 回村拜年,苏建军的儿子(2/2)

目录

“现在一天一个样,谁知道哪天能放开先把眼前的日子过好再说。“

出城后,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多是走亲戚拜年的,个个穿著新衣,手里提著年货。

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第一句话准是“过年好“,然后互相递烟,寒暄几句。

“过年好啊老哥!“

一个裹著军大衣的中年汉子冲苏建国打招呼。

“过年好过年好!“

苏建国连忙下车,从兜里掏出大前门递过去。

“这是去哪啊“

“去我家二叔那!“

汉子接过烟,乐呵呵地说。

“您这是...“

“回苏家屯,给老爷子拜年去!“

两人站在路边抽了会儿烟,聊了聊今年的收成,这才各自上路。

越往苏家屯方向走,年味越浓。

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贴著崭新的春联,掛著红灯笼。

孩子们穿著新衣在雪地里放鞭炮,女人们聚在一起嗑瓜子聊天,男人们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抽菸打牌。

“爸,咱村比城里热闹多了!“

苏明富兴奋地说。

他在城里长大,对农村的新年充满好奇。

“那可不,农村过年才叫真过年。“

苏建国笑著指向前方。

“看,前面就是咱们屯子了!“

苏家屯的村口,几个半大孩子正在放“二踢脚“。

看到有生人进村,立刻围了上来。

“过年好!您找谁啊“

一个扎著羊角辫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问。

苏建国乐了。

“小丫头,我是你建国叔啊!上次回来还给你了,这就认不出来了“

孩子们这才认出是苏建国,顿时欢呼起来。

“建国叔回来啦!建国叔过年好!“

苏建国从兜里掏出一把水果分给他们,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跑开了。

沿著村道往里走,遇到的村民越来越多。

每个人见到苏建国都热情地打招呼:

“建国回来啦!过年好啊!“

“哎哟,这是老三吧,都长这么高啦!“

“快去吧,老爷子家正热闹著呢!“

苏建国一一回应,不时停下脚步给老人递烟,跟同龄人寒暄几句。

苏明富跟在后面,学著父亲的样子跟长辈问好,收穫了不少夸奖。

拐过两个弯,苏老爷子的院子出现在眼前。

院门大开著,屋里传出阵阵说笑声。

“爸,看来今天来拜年的人不少啊。“

苏明富小声说。

苏建国点点头,把自行车靠在墙边。

“你爷在村里辈分高,年年都这样。“

爷俩拎著年货走进院子,立刻引来一阵欢呼:

“建国来啦!“

“哎哟,建国回来啦!“

“快进屋快进屋!“

堂屋里挤满了人,炕上坐著几位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苏老爷子坐在正中间,红光满面。

地上站著或坐著二三十號人,有苏建国的叔伯兄弟,也有村里其他来拜年的乡亲。

“爹!娘!儿子给您二老拜年来了!“

苏建国高声说著,把年货放在桌上。

苏老爷子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好好好,回来就好!“

苏明富不等父亲提醒,直接走到炕前,“扑通“一声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爷爷奶奶过年好!祝您二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这一嗓子把满屋子人都逗乐了。

老太太连忙下炕扶起孙子,摸著他的头连声说。

“好好好,我大孙子真懂事!“

苏老爷子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塞给苏明富。

“拿著!爷爷给的压岁钱!“

苏明富摸著红包的厚度,惊讶得瞪大眼睛。

“爷,这也太多了!“

“不多不多!“

老爷子大手一挥。

“我大孙子这么懂事,该赏!“

屋里顿时响起一片讚嘆声。

这个夸明富聪明,那个夸老爷子大方,气氛热烈得能把屋顶掀翻。

苏建国看著这一幕,心里既欣慰又感慨。上

辈子这时候,家里穷得连压岁钱都给不起,哪见过这场面

他走到父亲身边坐下,接过旁人递来的烟,加入了热闹的閒聊。

话题从今年的收成说到明年的打算,从村里的新鲜事说到城里的变化,欢声笑语不断。

突然,院外传来一阵骚动,孩子们兴奋的叫喊声由远及近。

“建军叔回来啦!还带著个当兵的!“

苏建国闻言立刻站起身,快步走到院门口。

只见苏建军和王桂香正从拖拉机上下来,而站在他们身边的,是一个穿著笔挺军装、身姿挺拔的年轻人。

“明超“

苏建国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

三年没见,这个侄子已经从一个青涩少年长成了英武的军人,一米八几的个头,肩膀宽厚,腰板笔直,军帽下的脸庞稜角分明,眼神坚毅。

“大伯!新年好!“

苏明超见到苏建国,立刻立正敬了个標准的军礼,声音洪亮有力。

苏建国上前,一把抓住侄子的肩膀上下打量。

“好小子!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昨天晚上才回来。“

苏明超笑著回答。

“这不是想著给爷奶一个惊喜。“

院里的动静已经惊动了所有人。

苏老爷走出来,看到穿著军装的孙子,很是激动。

“我的大孙子回来啦!“

“爷!“

苏明超立刻上前,在雪地里“啪“地跪下,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孙子给您拜年了!“

“好好好!快起来!“

苏老爷子连忙扶起孙子,手掌抚摸著军装,很是感慨。。

他就是退伍回来的,对部队,有著不一样的感情。

村里人闻讯纷纷赶来,不一会儿就把苏家院子围得水泄不通。

在这个年代,军人是最受尊敬的职业,更何况,当初苏明超可是考上军校的。

“明超现在是什么军衔啊“

村支书挤到前面问道。

苏明超挺直腰板。

“报告支书,现在是少尉排长。“

“哎哟!都当官啦!“

周围立刻响起一片惊嘆声。

王桂香站在一旁,脸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不时用手帕擦擦眼角。

苏建军则忙著给乡亲们发烟,嘴上说著“没什么没什么“,眼角的皱纹却笑得堆在了一起。

苏老爷子拉著孙子。

“走,进屋说!外头冷!你奶在厨房忙活呢,知道你回来肯定高兴坏了!“

堂屋里,人群自动让出一条路。

苏明超被安排在炕上最暖和的位置,左右围著村里的老人,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等著听部队里的故事。

“在部队吃得惯不“

老支书关心地问。

“习惯!我们部队伙食可好了,每周都有肉吃。“

苏明超笑著回答。

“现在形势好了,待遇也提高了。“

“听说南边还在打仗危险不“

一个老太太担忧地问。

苏明超神色严肃了些。

“我在北方,很安全。。“

苏建国注意到,侄子说话时眼神坚定,语气沉稳。

已经完全褪去了少年时的稚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军人才有的坚毅气质。

中午时分,苏家摆开了三张大圆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孩子们一桌。

苏老爷子坐在主位,左边是苏建国,右边是苏明超,苏建军则忙著给眾人倒酒。

老太太带著王桂香和几个妯娌在厨房和堂屋之间穿梭,不断端上热气腾腾的菜餚。

“来,先敬老爷子一杯!“

村支书举起酒杯。

“祝您老身体健康,儿孙满堂!“

眾人纷纷举杯,苏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抿了一口白酒,脸上立刻泛起红光。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转到了苏明超身上。

“明超啊,在部队都学了些啥“

苏老爷子关切地问。

苏明超放下筷子,坐直身体。

“报告爷爷,我在军校学的是后勤管理,现在在部队主要负责物资调配和运输工作。“

“后勤那是不是管吃喝拉撒的“

一个堂叔笑著问。

“不全是。“

苏明超认真地解释。

“后勤包括军需物资、装备维护、交通运输等多个方面。我主要负责的是物资的调配和运输路线规划。“

苏建国敏锐地注意到。

侄子说到专业领域时,眼中闪烁著自信的光芒,用词精准,逻辑清晰,显然在部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苏老爷子看到孙子说得头头是道,心里別提多高兴了。

“好!有出息!比你爹强!“

苏建军在一旁憨厚地笑著。

“那是,我儿子当然比我强。“

“对了,大伯。“

苏明超突然转向苏建国。

“我听爹说您搞起了蔬菜大棚,生意做得很大“

苏建国点点头,简单介绍了下自己的“苏记蔬菜行“和反季节蔬菜的生意。

没想到苏明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追问道。

“大棚面积有多大採用什么保温措施產量怎么样怎么运输的“

这一连串专业的问题让苏建国眼前一亮,他详细解释道。

“现在有十个大棚,每个占地一亩。保温主要靠双层塑料膜和草帘子,晚上还要烧煤炉子保持温度。运输嘛,就靠你爹那辆拖拉机每天往城里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