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谋妃江山:皇上,别来无恙 > 第八十三章:怀疑

第八十三章:怀疑(1/2)

目录

秦玉牵着倾君与明光太子一行人同行,在走到半道上时,秦玉突然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向落后他们几步的明光太子一行人。

与明光太子并肩的大臣见秦玉突然回头,怔愣了一下,“昭阳太子是有什么事吗?”

秦玉温柔的眸子在大臣的身上停留了一下,眼底有一抹兴味划过,“方才在大殿上,没有多注意明光太子,现在瞧来,明光太子与传闻里有些不一样呢。”

此话让大臣脸上的笑僵硬了一瞬,“昭阳太子多虑了,我家太子只是最近身体有些不适,罢了。”

秦玉只是笑笑,将目光从明光太子的身上移到他身边的大臣身上,“阁下是……”

“我乃明光太子身边的少傅,昭阳太子叫我一声李少傅便好。”

秦玉没有再回他,牵着倾君离开。

李少傅半眯起眼,目送秦玉离开的背影,“传闻这位昭阳太子,喜好美人,没想到是个男女通吃的,不愧是嘉帝的儿子。”

嘉帝,苍尔国皇帝的称号。

他这句也不知是跟谁说的,没有人敢应。

李少傅冷冷的看了眼他身边的明光太子,“那位昭阳太子,非常敏锐,他刚刚那样说了,想必是起了疑。”

他说了这么些,发现身边的男人没有半点反应,心底的有些不悦,“若是他哪天拿这件做文章,你死了不要紧,连累了殿下,你怕是死一百次都不够!”

一直木讷的明光太子这才有了点反应,死沉的眼珠动了动,有些僵硬的点了一下头。

李少傅对他这副模样,最是嫌恶,不想再与他开口,冷哼一声,继续往驿馆去。

明光太子就如同一只傀儡一样,唯他命是从。

秦玉这边,一回到自己的寝房,就把倾君拉到了**。

“那个安氏,跳的那支舞,你瞧见了,心里有何想法啊?”

他勾起散在倾君胸前的一缕墨发,在指尖缠绕。

倾君完全无视掉他的行为,有些阴鸷的眼眸里是一片冷漠,绯色的薄唇微抿了一下,“除了惊讶之外,还能有什么。”

秦玉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一双温柔深情的眸子直直的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倾君被瞧的浑身不舒坦,眉头忍不住的皱了起来,主动的移开目光。

秦玉见他这般,也不恼,缓缓低下头,在他修长如玉的脖颈间深深吸了一口气,“倾君,报仇雪恨之后,你该如何?”

倾君不懂秦玉为什么突然间问起了这个。

垂于身侧的双手收紧了一些,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僵硬的转移了话题,“你刚刚为什么突然对明光太子说了那样一句话?”

秦玉不在意倾君的态度,反正他早就习惯了。

他在倾君身侧躺好,紧紧的抱着他,“刚刚在殿内,一直光顾着刁难慕容珏,没怎么注意到那位明光太子。倾君可仔细看了那位明光太子,又发现他有什么不对劲吗?”

倾君皱眉,想了想,并没有。

他从进入大殿开始,就没有怎么抬过头去观察殿里的人,后面又因为那个什么安氏的舞,弄的他心慌意乱,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别的。

秦玉瞧他这副模样,便知了他的意思,眼里的笑意深了深,身上愉悦的气息浓烈了些许,“那位明光太子浑身都是死气沉沉的味道,眼神空洞无物,完全没有外界传闻的那样骄阳活泼,还有,孤问明明问的是明光太子话,却是他身边的大臣抢在他面前回孤。”

“这般不懂尊卑,逾越之举,换做了旁人,那位大臣怕是不知道死几百次了。可是那位明光太子却不同,他不仅没有出言训斥,就连他身边的其他的人隐约都有些为那位大臣,听命是从的意味。”

秦玉一番话道完,倾君的眼神有了波动,眼珠转了转,“你的意思是……”

秦玉低笑出声,“倾君明白了?”

“照你的意思来说,这位明光太子并非如传闻里那样深得帝王宠爱,受大臣们的拥戴,既然这样,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传闻流传民间,岂不是自相矛盾?”

秦玉看着倾君皱紧了他的眉头,起了细微的褶皱,叹了口气,抬手将其抚平,“别老皱眉头,以后会不好看的。”

宠溺自然的语气,让倾君的身体控制不住的颤了一下,他虽然待在他身边有些日子了,但是对他这种语气,他还是无法适应。

秦玉与他贴的近,自然感受到了他身体的动静,眸子暗了暗,“不过,无论倾君变得如何,孤都还喜欢倾君,谁让这天底下再没有人能比的过倾君了呢?”

语气恢复了自然,温柔有余,却又少了那种莫名其妙的的意味,让倾君才好些。

但是为了避免他再说出什么暧昧,让他不适的话,继续刚才的问题,“不知道殿下有什么高见?”

“传闻或许是真的,明华的老皇帝可不是个能干蠢事的人,那这问题可能出现在那位明光太子身上了。”

“要让血卫去查一下吗?”

“不用。”秦玉果断的拒绝了。

倾君不解,“为什么?你不是想一统天下吗?”

是了,他当年之所以在遭受了那么多的罪后,屈尊委身与他,是他说想要灭掉其余两国,一统天下。

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有共同的目标,他能忍受他的所做所为。可是如今明华国的太子有问题,他不想去查清原由,好为来日打算,这很是奇怪。

秦玉最会的不是权术计谋,而是揣测人心。尤其是他怀里人的心思。倾君此刻想的是什么,他一清二楚。

“查与不查,于孤而言,并不重要,没有那些秘密,孤一统天下的心愿,依旧不会败。”

语气温柔,却是让人听出了理所因当的意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