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挽救 制裁!(第四更,8W)(1/2)
第125章挽救制裁!(第四更,1.8w)
邹建荣来的很快。
所幸他彼时正在院里开会,並未被困在手术台上,接到消息后,当即快马加鞭赶来。
“潘主任,您们这回是闹哪出啊把我这救火队员都紧急召过来了。”邹建荣是个体態匀称的中年男性,40来岁,正是外科医生的黄金年龄。
“主动脉弓静脉丛出血,合併后纵隔肿瘤。邹主任您就別囉嗦了,快洗手上台吧,这个病人是我们本院的医生!”潘国安紧皱著眉头说。他辈分大,这么说倒也不唐突。
“嗨,总得先喘口气嘛。”邹建荣把手机放在一旁,这才准备去洗手。
在他想来,自己这一路赶过来,病人都还在,那就说明病情暂时还稳得住,也不差这一会儿说话的功夫,而且他自觉也没囉太久。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赶来的这段时间里,已经有无数包血袋,源源不断地转移到魏晨体內,就像是一场生命的接力站。
而且.—
“潘主任,邹主任,病人的贫血状况已经有所改善了,但凝血功能却越来越差,有dic的趋势。”聂平在一旁神色凝重地提醒道。
“dic”邹建荣眉头瞬间微,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
所谓dic,也就是弥散性血管內凝血。
这是一种复杂的病生理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的凝血功能在不断“流血—-止血”这个过程中,凝血因子被过度的激活和消耗。
一来,dic容易发生全身性的,毛细血管內血栓,导致局部血栓。
二来,凝血物质的大量消耗,会使患者的凝血功能迅速变差。
人体凝血是需要凝血材料的。
血栓暂且不说。
如果魏晨的凝血因子消耗殆尽,血液无法自凝.
那么后果会是什么
不言而喻!
“要血浆,纤维蛋白原,复合凝血酶原,补充凝血因子!”
邹建荣一边吩咐,一边加快动作,迅速擦乾双手,穿衣上台。
他还沉声吩附道:“病人一旦出现了dic,估计就没希望了,所以我们要抓紧点了,缩短手术时间!”
“废话—』聂平在台下翻了个白眼,心想早干嘛去了
不过他见自己提醒的目的已经达成,便和台下眾人一样,连连点头。
时间缓缓流逝。
手术再度开始
邹建荣的双手,都很稳。
很快。
也很暴力。
而且,他与黎强那般小心翼翼地探查不同,他几乎是把魏晨的胸腔翻了个天,就像揉麵团一样,拨来拨去。
“止血钳。”
“扎!”
“剪刀———”
他一边有条不素地指挥著,一边熟练地操作著各种手术器械。
然而让台上台下眾人有些看不懂的是,在他这般有些大刀阔斧的施展下,魏晨的胸腔,並未因此而出现新的出血点,或者破碎。
反而.—
“找到了!”
很快,潘国安便惊喜出声。
他確切看到,邹建荣的手忽然稳稳地停在了一处,手中拿著止血钳,正夹著一个微小的出血点那出血点,看似是一根细小的管状结构,管腔极小,只有1左右。
不过隨著止血钳夹闭
魏晨胸腔內的出血,立刻没了!
“套扎!”
“剪刀—”
邹建荣手起刀落,很快用丝线套扎止血,在出血的小静脉上打了个圈,然后牢牢打结固定。
如此这般。
在黎强看来难如登天的止血操作,就这么简单地—完成了!
会者不难。
难者不会。
著大抵就是医学手术的现状。
当然,也是无数台外科手术成功的经验,给了邹建荣信心,才让他敢这般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操作。
“准备关胸!”
邹建荣气定神閒地指挥道。
潘国安立刻应了声“好”。
台上台下眾人也是心下一定,心情振奋。
不过就在这时。
“等等—”
沈默忽然开口。
“魏晨还有一个后纵隔囊肿合併血肿,邹主任,要不要一起切除”
他用试探的语气问道。
邹建荣立刻停下手中动作,眉头微皱,目光中带著询问,看向沈默:“囊肿我听说不是肿瘤么”
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大致了解了魏晨的病情,心里也有了初步判断。
在他想来,如果魏晨胸腔內的是肿瘤,那么病人现在这个样子,他就暂时不打算处理了。
毕竟肿瘤切除耗时久,出血风险也高,一旦出血进一步加重,诱发dic,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如果是囊肿.他其实也不是很想处理。
因为囊肿本就是良性的,在这个紧要关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平添变故可不好。
大不了过段时间再开一次胸。
而且,別看他刚才动作轻鬆,实际上也是因为魏晨年轻,肉体新鲜,有活力,操作起来顺顺噹噹。
如果换了个年纪大一点的,出了这么多血,再加上凝血功能不好,他也得头疼。甚至下不来台“我看了ct,也做了穿刺,九成九是囊肿。”沈默大概猜到了邹建荣的顾虑,因此很快,他一边说著,一边点开魏晨的ct影像,同时滑鼠指引图像说:
“而且您看,囊肿里大部分是血肿,如果病人凝血功能变差,这部分血肿,很可能就是个定时炸弹,隨时可能破裂引发大出血。”
“毕竟血肿里的凝血物质,无论是吸收还是加重,对於魏晨本就脆弱不堪的凝血系统,都是打击!”
“当然了,我知道手术风险很高,所以最后做或者不做,还请您评估。”沈默最后总结道。
““.—”此言一出,邹建荣立刻盯著显示屏上的影像,陷入了沉思。
他低头看了看魏晨的情况,又看了看影像,犹豫片刻,最终咬咬牙道:“行,那就试试吧。不过这风险可不小,大家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沈默面色凝重地点点头。
这个提议是他提出的,所以他比任何人都要担心。
但毫无疑问,如果能够手术清除囊肿,对魏晨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这既避免了他后续二次手术的波折,又增加了他术后恢復的安全性。
而且,邹建荣也是这般判断,才会同意。
手术继续进行。
邹建荣的额头也渐渐冒汗。
沈默根据影像学的定位和结果,在旁適时提醒:“邹主任,您现在要剥离的是囊肿的外膜,这里的范围大约是4x4x11——“
“囊肿左右壁与纵隔有些粘连,而且血管丰富—.“
“囊肿后方是胸导管,他的胸导管走行有些异常,也请您小心点—“
沈默的提醒有些囉嗦。
不过邹建荣除了刚开始有些不耐烦,到了后面,反而適应了。
而且很享受。
他深吸一口气,稳住手中的金属器械,继续小心翼翼地剥离囊肿壁。
而且几乎是在每次重要的决策前,沈默都会根据自己对影像学反馈的解剖判断,適时提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於,在邹建荣止血结束后的第13分钟,囊肿,被完整地剥离出来!
“成了!”沈默踩著脚踏,站在邹建荣身后,忍不住轻声欢呼,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邹建荣也长舒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器械,示意护士擦汗,並端著手中麵包棍状的囊肿,感慨道:“这玩意儿,还真是个定时炸弹,里面都是血肿碎渣,好在顺利拆除了。”
“邹主任,果然了得!”潘国安也忍不住跟著感嘆。
然而他再一想到自家还不见人影的黎强,心里又是五味杂陈。
手术结束。
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8点多。
手术室眾人都很疲倦,但也纷纷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场惊心动魄的手术,终於又迈过了一道难关。
不过大家的心情並未放鬆。
如果说止血是第一道坎。
剔除囊肿是第二道坎。
那么魏晨的术后恢復,则是第三道大坎——
很快,魏晨被转送到了icu,他会在那里密切观察,度过最危险的几天。
邹建荣又交待了注意事项,才拂了拂衣袖,洒脱离开。
而姚丽也把一直憋在心里的话,赶紧告诉了潘国安和沈默手术室外。
魏东阳依旧在来回步,满脸不安。
事实上,他的年纪只比潘国安年纪稍小一些,原本两人还时常往来。
不过自从三年前的一次聚餐之后,两人就渐渐稀疏起来。
潘国安倒不是有意疏离。
实在是魏东阳——
心里藏著事,满是愧疚。
魏东阳当年,在医药代表这一行工作,和黎强没少打交道。
三年前,某天,黎强突然找到魏东阳,满脸堆笑地提出一个要求:让他出面请潘国安喝酒,而且务必让潘国安喝得尽兴、喝得满意。
黎强拍著胸脯保证,要是事情办成了,不仅会奉上一个极为丰厚的大红包,还会帮魏晨解决工作问题。
魏东阳老来得子,对儿子的前途自然牵肠掛肚,再加上他本就有些贪財,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几乎没有多想,便欣然应允了。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那一晚,与他喝的伶仃半醉的潘国安,半夜,竟被黎强叫回去做急诊手术。
病人还进了icu!
事后,黎强一脸无奈地向魏东阳解释,说他自己原本只是想藉此机会,抓潘国安一个小把柄,
上位做主任。
在他看来,病人必定无事。
可谁能想到,那晚的病人情况竟然极为特殊,还真捅了个篓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