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2)
那些体检报告单的结果,楚天青记得很清楚。但是,她也答应了自己,不要再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而焦虑,她要转移注意力,开始解决问题。
楚天青握着手机,轻声道:“妈妈,我拿了两个铜奖,奖金加起来有五万块。我打算给你们换个房子。”
她说得很平静,不是在征求母亲的意见,而是在陈述一个早已决定好的事实。
不等妈妈回应,她又继续说:“我已经把账算清楚了,妈妈。我希望你能相信我。再过四个月,我就十八岁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妈妈似乎还在犹豫:“宝宝……你这些钱,挣得也不容易……”
“妈妈,我还会赚更多的钱,”楚天青爬上床,抱紧了那只小鲨鱼,“我突然发现,其实我有很多时间。我的记忆力还是很好,脑力也还好,我可以自己赚钱。”
妈妈叮嘱道:“那你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啊。”
楚天青忽然意识到,只要自己态度坚定,妈妈其实不会拒绝她的强烈请求。于是她又说:“妈妈,我想跟外婆说几句。”
很快,手机那头传来了外婆的声音:“哎哟,天青啊,我这不正躺你妈旁边歇着嘛。前阵子我在小吃摊上忙得跟陀螺似的,好些天没合眼了。最近可算闲下来了,这几天补觉,身上也轻快点了。”
果然不该为了还没发生的事而焦虑。之前楚天青非常担心外婆和妈妈,现在想来,既然事情还没发生,那就一定不要提前担心。
楚天青轻声问了一句:“你们都知道我这次只拿了铜奖吧”
外婆像是根本没当回事,语气依旧轻松:“嗨,我年轻那会儿,上山砍柴,碰上一场大雨,砍刀一下滑沟里去了,柴也泡没了,我当时坐那儿哭半天。可你猜怎么着雨停了,我下去找刀,捡着几根野生黄精,回头卖了一百多块钱,那时候钱多值钱啊,我给你妈、你小姨买了一堆吃的穿的。”
外婆还说:“有些事,刚发生那会儿,你不知道它是好是坏,再等一阵儿回头看,也许它是来领你换条路的。”
换条路
挂断电话后,楚天青心绪翻涌,记起了段启言的那句话“很多入选国家集训队的竞赛高手,最后都去做金融了”。
既然竞赛的尽头是金融,那她为什么不提前入行呢
楚天青并不避讳赚钱。竞赛本就是她攒下第一桶金的手段,接下来的目标,更加直接。她决定开始研究股票。
过去因为备战比赛,训练繁重,她没有余力去关注市场走势。而现在,她终于有了启动资金,也有了一点空闲时间。
不过距离她成年还有四个月,等到成年之后,她才能开设股票账户。而且,她也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前两个月的密集竞赛训练让她有些累了。
楚天青倒在床上,翻看着段启言交给她的一本资料手册,是省立一中的学生可以申请的所有补助项目合集。
翻着翻着,她忽然看见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条目:“少年科学家希望基金。”
由省级科研机构设立,面向高中生开放,支持拥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开展早期课题研究,单人资助最高金额为五万元,申报截止日期是,下个月的月底。
她看着那一行字,不由得怔住了。
这个世界并未将她拒之门外。竞赛才刚刚落幕,通往科研的那一扇大门,已经向她打开了一道缝。
相比于竞赛,她更喜欢科研。
不只是“更喜欢”,而是“特别喜欢”。
楚天青立即拿起手机,给王老师发了一条消息:“王老师,您好,我刚才在学校的项目手册里看到了‘少年科学家希望基金’相关的信息,想请问一下这个项目,我们学校现在还有推荐名额吗”
消息才刚发出去,对话框就弹出“对方正在输入中”的提示。
一分钟后,王老师回复:“你是想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吧正好,我们市里这边的报名截止是十二月底,现在才十一月,时间还很宽裕。你在省里获奖,能拿三千奖金,你要是进了全国大赛,后续还有科研单位愿意和你合作,奖金就更不是问题了,五万起步,评奖结果对升学也有帮助。”
说完,王老师还把省立一中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的教师微信名片推给了楚天青。
楚天青添加了对方好友。
这是一位刚满三十岁的年轻女老师,名叫闻之玲,是学校近年来重点引进的青年骨干,闻之玲自己的研究方向是信息技术与安全。
整个周末,楚天青都在与闻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
她向老师坦白,自己曾在图书馆看了许多与心理学有关的书,也自学过计算机算法。
当初她本来还想参加信息竞赛,但是因为时间安排与数学、物理竞赛冲突,她就放弃了信息。
周日晚上,在闻老师的建议下,楚天青确定了自己的科技创新课题《基于改进情感语义模型的青少年心理状态早筛算法设计与应用》。
这个课题,与她自己的知识积累高度相关,也回应了她内心一直牵挂的问题。比起枯燥的理论研究,它更有可能帮助他人,也是她更喜欢的。
更让楚天青惊喜的是,闻老师说,楚天青可以像信息竞赛生一样,使用学校的信息教研室与实验计算平台。
闻老师还发来一条语音:“你最好还是有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你要自己写代码,还要写论文……”
楚天青依然打字回复:“对我来说,还是太贵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