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 > 第177章 秘密会面

第177章 秘密会面(1/2)

目录

“昨儿夜里喝酒时跟我透了个口风,陈家的大少爷,要来咱们这小县城巡店。”

“你说,那种娇生惯养的少爷,怎么突然跑这种偏远小县来了?还是亲自过来‘巡视’,连随行护卫都带了六七个,阵仗不小。”

赵苏苏终于忍不住插嘴。

“这有什么稀奇?你们少东家不也常驻县城,去年年三十还在铺子里守着,差点连年都回不去?”

彭铁山闻言笑了。

“弟妹,你不知道。”

“我们少东家是东家故意安排来学本事的。镖局这行,讲究的是走南闯北、识人辨物,外行人压根玩不转。老爷子让他吃苦历练,为的就是将来接手家业。”

“可陈家不一样。他们家的少爷,尤其是那位嫡出的大少爷,从小就不碰生意,连铺子大门朝哪开都未必清楚。”

“别说管店了。”

他冷笑了一声。

“我听人讲,那位少爷连账本都没摸过。笔墨纸砚倒是用得勤,每日读书写字,背诗作赋,就为了准备科举。”

陈家早年靠贩盐起家。

后来辗转南北,积攒下万贯家财。

正赶上朝廷废了前朝不许商人子弟考科举的老规矩。

于是陈家上下咬牙发奋,举家迁居府城。

十年寒窗,还真出了几个争气的。

其中更有两位考上了进士。

如今一个在京中任小吏,另一个在地方做知县。

靠着这几块金字招牌,陈家总算挤进了士绅圈儿。

虽说只是最底下那档,说话不算顶事。

但在本地已是人人敬畏的存在。

因此,陈家的嫡子嫡孙,打小就被关在私塾里背书认字。

要是真考上了官身,那就再也不会碰商号的账本了。

这位大少爷陈明澈,是出了名的少年才子。

五岁能诗,九岁通经,十几岁时已在江南文坛崭露头角。

二十岁刚出头就高中举人。

那一榜放榜时,整个江浙都为之震动。

许多士绅高官纷纷上门道贺。

连知府大人都亲笔题匾送到了陈府门口。

好多人都说他前途无量,才学早已凌驾同辈。

若再考一次,铁定能中进士。

可他倒不着急。

中举那年,他当着满堂宾客的面淡然一笑,只说了一句。

“功名之事,不可强求。再等三年,稳稳当当再下场。”

众人听了,无不赞叹他心性沉稳。

算下来,今年正是他第二次赴考的日子。

这就怪了。

他明明该在府中闭关读书,或是前往京城提前拜会座师。

怎么反倒跑来这种偏远荒僻的小城?

彭铁山把知道的全都倒了出来。

听得陆子吟和赵苏苏面面相觑,眼里满是惊疑。

他们两人原本只是随口打听,却没想到牵出这样一桩大故事。

“彭大哥,你怎么这么清楚陈大少的事?”

陆子吟皱眉追问。

“你走南闯北确实见多识广,可跟那等天潢贵胄的公子哥儿,八竿子都打不着吧?怎么连他当年游学的事都知道得这么细?”

彭铁山哈哈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