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岩洞的迷途与父亲的残影(2/2)
他立刻凝神望去。距离较远,细节模糊,但那反光点的排列方式,似乎与父亲手稿中某种用于标记“安全路径”或“能量弱线”的符号阵列有几分相似。
父亲不仅来过这里,还可能留下了标记?
他强压激动,仔细记忆那反光点的位置和大致路径。然后,他沿着悬崖边缘,向着可能通往那个方向的下山路径艰难移动。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惊险攀爬,他终于有惊无险地下到谷底,找到了第一处反光点——一块被刻意打磨过、镶嵌在岩石中的云母片,角度正好将阳光反射向某个特定方向。
他沿着反射方向前进,果然在几百米外找到了第二处标记,第三处......
这些标记极其隐蔽,若非事先知晓规律,绝难发现。它们指引着一条蜿蜒于密林和峭壁之间的、相对安全且隐蔽的路径,避开能量躁动强烈的区域和主要冲突地带。
父亲在多年前,就为自己预留了这条逃生或侦察的密径?
沿着标记前行,路途虽然依旧艰难,但避免了无谓的冒险。途中,他幸运地找到一些清洁的水源和可食用的野果,稍微缓解了饥渴。
傍晚时分,标记将他引到了一处位于瀑布后方水帘洞中的、极其隐蔽的营地。营地有人近期活动过的痕迹——熄灭的火堆余烬、悬挂风干的肉干、甚至还有一小袋盐和几张鞣制过的兽皮。
是烛阴老人?还是其他“守陵人”的据点?或者是父亲当年使用的?
他不敢大意,仔细检查后,确认安全,才瘫坐下来。他处理伤口,进食休息,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夜色降临,洞外瀑布轰鸣。他拿出父亲的残稿,就着残余的苔藓灯光,再次仔细研读,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他途”和“共鸣介质”的线索。
“共鸣介质”这个词让他心中一动。他想起了手抄本与“节点”能量的共鸣,想起了“星枢”祭坛上那块黑色石板的核心凹点,还想起了那枚投入三星堆深潭的金属盒。
那金属盒,是否就是父亲所说的“共鸣介质”?它是“钥匙”的一部分?
如果真是这样,“荆棘之心”错误地使用了它,将其作为“能量源”引爆,而父亲则认为它是安全“引导”或“控制”的关键?
那么,“他途”又是什么?父亲在岩洞中寻找什么?
思绪纷乱,没有答案。
后半夜,他被一阵奇异的、并非瀑布声的微弱震动惊醒。震动源自地底,极其短暂,却带着一种熟悉的、令人不安的频率。
他立刻警觉地伏地倾听。震动很快消失,但怀中的手抄本却再次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清晰的温热感!封面裂纹处,甚至闪过一丝微不可见的流光。
有情况!“鹰巢”的方向又发生了什么?
他爬到水帘边,透过水幕向外望去。远处“鹰巢”孤峰的能量光晕似乎比白天更加不稳定,明暗变化剧烈。偶尔有特别明亮的能量束射向夜空,引发小范围的爆炸。
突然,孤峰底部靠近地面处,猛地迸发出一团极其耀眼的白光!紧接着传来一声沉闷的、却撼动地底的巨响,整个山体剧烈摇晃了一下。
白光过后,峰顶的能量喷涌骤然减弱了大半,光晕也变得暗淡稀薄,仿佛核心的能量被瞬间抽空或转移了?
发生了什么事?核心爆炸?还是有人成功实施了某种极端措施?比如将能量强行导入地幔?(如同管道中那些技术人员试图做的)
无论是什么,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显然打破了之前的僵局。
几乎在爆炸发生的同时,刘臻看到数道信号弹从孤峰周围不同位置升起——红色、绿色、黄色交织!那是各方势力在沟通?还是在发布新的命令?
紧接着,山脚下的交火声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更加激烈。并且,战斗的声音开始移动,似乎有队伍在强行突入孤峰内部,而另一些队伍则在拼命阻拦。
他们在争夺什么?是失控的核心?是实验数据?还是其他东西?
刘臻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局势瞬息万变,最终阶段似乎来临了。
他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身后岩洞深处,那条他来的方向,突然传来极其轻微的、碎石滚落的声音!
不是自然脱落,是有人正在通过那条密径靠近。
刘臻瞬间汗毛倒竖,猛地转身,紧握共振棍,屏息缩到阴影中。
脚步声很轻,很谨慎,只有一个人。对方似乎也在警惕地探索这个营地。
会是谁?“守陵人”同伴?“羽卫”搜索队?还是“獠牙”的残兵?
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身影小心翼翼地出现在通道口,轮廓被微弱的光线勾勒出来。
当刘臻看清来人的面容时,瞳孔骤然收缩,几乎无法呼吸。
那是一个他绝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的人——那个早在701矿区爆炸中就已“牺牲”、却又在边境木屋中奇迹般“复活”、最后为救他而再次“死”于“清道夫”枪下的——
陈博士?
他看起来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疲惫和新的擦伤,但眼神依旧锐利,手中握着一把老旧的猎枪,正警惕地扫视着洞穴。
他也看到了阴影中的刘臻,明显愣了一下,眼中闪过极其复杂的震惊、难以置信和一丝难以捕捉的慌乱?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死一般的寂静在洞穴中蔓延。
时间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