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追源者不弃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黑暗甬道中的喘息与墨的未尽之言

第一百八十九章 黑暗甬道中的喘息与墨的未尽之言(1/2)

目录

冰冷、潮湿、黑暗。压抑的甬道仿佛没有尽头,只有身后隐约传来的、被岩层阻隔后显得沉闷而扭曲的厮杀与爆炸声,如同地狱传来的回响,提醒着刘臻刚刚逃离的是何等险境。

他踉跄着、几乎是手脚并用地在黑暗中向前爬行,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腔的剧痛,喉咙里满是血腥味。那“抑制器”带来的恐怖压制力场虽然随着距离拉远而减弱,但残留的效果依旧如同冰水浸透四肢百骸,让烙印之力运转晦涩,身体沉重如灌铅。

大脑因信息过载和强烈的精神冲击而嗡嗡作响,阵阵眩晕不断袭来。

“基金会”的“墓碑计划”针对他的捕获行动专门克制“钥匙”的“抑制器”大守碑人与守山人的拼死掩护“影蛇”诡异的搅局还有墨那突如其来、充满急迫的警告。

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冰冷的事实:他从一个致命的漩涡,逃入了另一条更加凶险莫测的、专门为他铺设的绝路!

对方对他势在必得,且准备充分至极。

他不敢停下,强忍着身体的抗议和精神的疲惫,依靠着求生的本能和烙印残存的微弱感知,在崎岖不平、时宽时窄的甬道中艰难前行。这条通道似乎是守山人预留的紧急逃生路线,岔路极多,他只能凭借直觉和对能量流动的模糊感应,选择那条似乎通向更深处地下的路径。

只有深入地底,才有可能暂时摆脱那些可怕的追踪者。

不知爬了多久,身后的厮杀声终于彻底消失,只剩下自己粗重的喘息和心跳声在绝对的黑暗中回荡。他体力耗尽,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冰冷潮湿的岩石地上,剧烈地咳嗽起来,眼前阵阵发黑。

他摸索着从怀中取出“雾隐石”,紧紧握在掌心,那微弱的温凉气息缓缓渗入,勉强平复着翻腾的气血和混乱的心神。他又拿出水囊,小口抿着所剩无几的清水,滋润干裂冒火的喉咙。

必须尽快恢复!这里并不安全!

他强迫自己盘膝坐起,摒弃杂念,全力运转那如同被冻住的烙印之力,一丝丝地驱散着“抑制器”残留的诡异压制效果。过程缓慢而痛苦,如同在冰封的河面上艰难凿冰。

时间在绝对的黑暗中缓慢流逝。或许过了一个时辰,或许更久。

终于,他感到身体的冰冷和僵硬渐渐消退,烙印之力重新开始缓慢而顺畅地流转,虽然依旧微弱,却带来了久违的力量感和暖意。眩晕和剧痛也减轻了不少。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稍微放松下来,但警惕丝毫未减。他侧耳倾听,四周一片死寂,只有地下水滴落的单调声响。

暂时安全了。

但下一步该怎么办?原路返回绝无可能。继续深入?这条通道通向哪里?是否是守山人预留的真正生路?还是绝地?

墨的警告再次在脑海中回响——“墓碑计划”核心小队已抵达附近区域,目标是他!他们拥有“抑制器”,显然对他的能力极为了解且有备而来。继续留在回音谷附近,无异于自投罗网。

南下!必须尽快南下!去往乱涡湖方向!虽然那里同样危险,三方混战,但混乱中也许有一线生机,至少能尝试阻止“基金会”和“逐星者”彻底掌控“源之碎片”,那也是大守碑人和守山人牺牲守护的目标!

可是如何绕过外面必然存在的重重封锁和追踪?

他忽然想起墨传来的信息中,除了警告,似乎还有一个极其短暂的、被紧急中断的后续波动?当时情况危急,他未曾留意。

他立刻取出那枚“溯源者”令牌,集中精神,小心翼翼地将一丝微弱的烙印之力注入其中,尝试再次感应。

令牌微微发热,表面纹路闪烁了几下,却并未传来新的意念信息,而是反馈回一段极其混乱、残缺的能量印记,仿佛是通讯被强行中断时残留的“回响”。

刘臻凝神解读着这段破碎的印记,眉头紧锁。印记中夹杂着几个模糊的词语碎片和一幅极其简略的、一闪而逝的能量流向图。

“东南地下暗河入口隐于瀑布后。”

“避开‘逐星’哨塔。”

“‘它’的苏醒体,活动规律。”

以及最后半个被强行掐断的词——“小心。”。

信息支离破碎,却至关重要!墨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似乎正试图向他传递一条具体的、可能通往东南方向(乱涡湖)的地下路径,以及沿途的注意事项!但通讯被强行干扰或打断了。

地下暗河?瀑布?这似乎是唯一的、可能避开地面封锁的途径。

刘臻精神一振,仔细记忆下那幅模糊的能量流向图。图中标注的入口,似乎就在回音谷外围的某条峡谷深处。

必须冒险一试。

他不再犹豫,仔细感知了一下自身状态,虽然未完全恢复,但已有一战之力。他站起身,辨认了一下方向(依靠对微弱能量流动的感知),选择了一条似乎向东南方向倾斜的岔路,继续深入。

这条甬道更加古老和崎岖,人工开凿的痕迹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天然形成的岩缝和洞穴系统。有时需要匍匐爬过狭窄的缝隙,有时需要涉过冰冷刺骨的地下浅滩。环境极其恶劣,但却给他带来了一丝安全感——这种复杂地形,更适合隐匿和摆脱追踪。

他全神贯注,将感知提升到极致,一边前进,一边不断核对着脑海中那幅模糊的能量图与实地感受到的能量流向。

途中,他再次发现了零星的人类活动痕迹——几个丢弃的、风格古朴的水囊,一些刻在岩壁上的、与守山人符号相似的简易方向标记,甚至在一处隐蔽的石缝中,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用石头垒成的避难符号(表示此地曾短暂安全)。

看来,这条路径,守山人确实使用过,而且近期还有人走过。

这让他信心稍增。

又前行了不知多久,根据他的估算和能量感知,应该已经逐渐远离了黑风洞主区域,深入到回音谷东南部的边缘地带。

前方的甬道逐渐变得宽敞起来,空气中水汽越来越重,隐约能听到隆隆的水声从远处传来。

根据墨提供的残图显示,暗河入口应该就在附近了。

他更加小心,放慢脚步,悄无声息地向前摸去。

水声越来越大,震耳欲聋。转过一个急弯,眼前豁然开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