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满载而归(1/2)
李知安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想。
秋狩结束,满载而归。
淮安,京杭大运河上最繁华的码头之一。
天还未亮透,码头上已是人声鼎沸,无数光着膀子的汉子,扛着沉重的粮包,在跳板和货船间来回穿梭,汗水浸湿了他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一个身材中等,皮肤被晒得有些发黑的年轻人混在其中,毫不起眼。
他叫张潜——是齐逾授以巡查御史之职,密令调查漕运贪腐案的官员。
此刻,他正扛着一个比他身板还宽的粮包,脚步踉跄地跟在队伍里。
粮包磨得他肩膀火辣辣地疼,豆大的汗珠顺着他消瘦的脸颊滚落,砸在尘土里,瞬间消失不见。
和他搭伙的一个老力工看他一副快要散架的模样,忍不住嘿嘿一笑。
“新来的?瞧你这细皮嫩肉的,不像干咱们这行的啊。”
张潜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憨厚地笑了笑:“家里穷,混口饭吃。大哥,咱们这一天到晚地搬,这粮食就没个损耗?”
那老力工嗤笑一声,压低了声音。
“损耗?那叫‘漂没’!官家定的数,一千石里,能有八十石的漂没。可你瞧瞧这天,风平浪静的,船好好的,哪来那么大的损耗?”
张潜心中一动,脸上却装出更好奇的样子。
“那多出来的粮食……去哪了?”
“嘿,不该问的别问!”老力工警惕地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言,加快了脚下的步子。
张潜没有再追问。
他来这里已经三天了,每天都跟着这些力工一起干活,吃一样的糙米饭,睡一样的硬板铺。
他早已摸清了这里的门道。
所谓的“漂没”,就是一条看不见的利益链。
每日运抵码头的官粮,在入库之前,粮仓的管事小吏会和漕帮里管着卸货的小头目勾结。
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比如故意打湿粮包增加重量,或者在过秤时做手脚,名正言顺地将一部分粮食划入“损耗”的范畴。
而这部分被“漂没”的粮食,根本没有损耗,而是被他们连夜偷偷运出,卖给城里相熟的米商。
米商再将这些官粮混入自己的粮食中,高价卖出。
从管事小吏,到漕帮头目,再到米商,甚至押运官船的兵丁,层层分润,人人有份。
这是一张织得密不透风的网。
到了晚上,张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力工们住的大通铺。
他没有立刻躺下,而是借口出去方便,悄悄溜到了粮仓的账房附近。
他这几天已经摸清了,管账的王书吏嗜酒如命,每晚都要喝上几杯。
果然,没过多久,王书吏就提着个酒壶,哼着小曲,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看样子是去寻相好的去了。
张潜眼睛一亮,机会来了!
他从怀里摸出一根早就准备好的细铁丝,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后,迅速闪到账房门口。
这开锁的本事,还是他当年在老家跟一个走街串匠学的手艺,没想到今日派上了用场。
“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张潜闪身而入,迅速关上门。
他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微弱的光芒照亮了这间小小的账房。
他直奔账柜,迅速翻找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