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一目了然(2/2)
一张针对漕运贪腐集团的天罗地网,就在这个深夜,悄然张开。
而此时的京城,几座深宅大院之内,尚在睡梦中的高官们,还不知道一场足以掀翻朝堂的风暴,已经开始酝酿。
东宫的另一角,相较于书房的紧张肃杀,李知安处理日常事务的偏殿则显得宁静许多。
春夏抱着一叠文书,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娘娘,这是四方馆那边呈上来的,说是西昭公主的课业。”
李知安从一堆关于民学监的报告中抬起头,接过那几张纸。
自从上次和苏迪娜谈过之后,她便安排了女官教她汉字和经史,又给了一些基础的农学书籍,想看看这个西昭公主到底有几分悟性。
纸张是普通的竹纸,上面的字迹还带着几分孩童般的稚嫩和歪斜,但一笔一划都写得很认真。
文章的标题是《论游牧与农耕互补之浅见》。
李知安的眉梢微微挑了一下。
这个题目,有些意思。
她耐着性子读了下去。
开篇,苏迪娜用她刚刚学会的有限词汇,描述了西昭草原的生活。逐水草而居,看似自由,实则充满了不确定性。一场白灾(暴风雪),就可能让一个部落失去所有的牛羊,陷入绝境。
接着,她又写了她从书上看到的农耕文明。春种秋收,稳定富足,但也受制于土地和气候,一旦遭遇大旱或洪涝,同样会面临饥荒。
李知安的表情渐渐变得认真起来。
这篇课业,并非只是简单地复述书本内容。
苏迪娜在用她自己的眼睛和经历,去理解和比较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
最让李知安感到惊讶的,是文章的后半部分。
苏迪娜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草原上的部落,能用他们富余的牛羊、马匹、皮毛,来换取中原的粮食、布匹和铁器,是不是就能抵御天灾?
反过来,中原如果能得到草原的优良战马和肉食补充,是不是也能让国家更强盛,百姓生活得更好?
她甚至还提到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细节:西昭的羊毛粗硬,不适合做衣服,但非常耐磨,或许可以用来制作毡毯或者军用帐篷。
读到这里,李知安的呼吸都停顿了一下。
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公主的见识了。
这是一个站在国家和民族层面上,思考互利共存的战略眼光。
虽然她的想法还很稚嫩,论证也有些想当然,但其中闪烁的智慧火花,却无法掩盖。
这个苏迪娜,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