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调令生效(2/2)
我看着他年轻的模样,想起五年前的自己。
一点点讲,从如何从看似正常的邮件附件里发现异常。
比如伪装成普通文件名的压缩包大小异常,到怎么从合同措辞的细微差异里嗅到风险。
比如“独家使用”和“独家拥有”的天壤之别。小王听得连连点头,笔尖在本子上飞快移动。
“记住,小王,”交接快结束时,我看着他,语气郑重。
“法务不是挑刺,是给企业这艘大船保驾护航,既要堵漏洞,也要想办法让船能开得更稳、更远。”
“在燕山,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松。特别是核心技术,那就是命脉。”
小王用力点头:“记住了,林老师!我一定绷紧这根弦。”
下班前,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凑了过来。
“晓阳,真要走啦?”行政部的刘大姐拉着我的手,“西北那边条件听说挺艰苦的,你一个姑娘家……”
“刘姐,放心,我能行。”我笑着拍拍她的手,“咱们长城石油的人,哪儿不能扎根?”
“就是!”张哥嗓门大,“林工这本事,到了西北肯定大展拳脚!以后回来,就是镀了金的骨干了!”
小李也挤过来,递给我一个包装好的小盒子:“林姐,一点小礼物,路上用。”
“去了……多给我们发照片啊!”盒子上贴着一张便签纸,画着个笑脸。
“谢谢大家。”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冲散了离别的清冷。
五年时光,这些人,这些情谊,是燕山留给我最深情的肯定。
连续两天的高强度交接,下班时间到了,办公室里的人陆续离开。
我靠在椅背上,环顾这个待了五年的地方。
窗外的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这里教会了我如何在规则与风险的钢丝上行走,如何在看似枯燥的合同条款和流程协调中守护看不见的国门。
五年的“砺剑”,磨掉了初出茅庐的稚嫩和犹豫,留下了专业、敏锐、以及对“安全”二字刻骨铭心的理解。
这不仅是企业的红线,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我划开屏幕,一条新信息躺在通知栏:
“林工,办公室已准备好,静候。西北虽远,事业广阔。”
信息来自一个西北分公司的的号码,落款是“西北分公司综合办”。
但这行字,却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在我心里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它指向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地图上遥远而陌生的点。
东海是起点,懵懂而充满干劲;燕山是锤炼场,在合规与安全的刀锋上行走;那么,西北呢?
那片辽阔的土地下埋藏着能源的命脉,等待着我的,是更复杂的协调网络,还是……更深层的守护使命?
“广阔”二字背后,是机遇,更是责任。那句“静候”,平静之下,是否也潜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与挑战?
五年燕山的痕迹,已融入骨血。
下一站,西北。那片未知的“广阔”天地,正等着我去丈量,去理解,去守护属于它的那份沉静与力量。
而我能带去的,只有这五年淬炼出的目光,和一颗做好了准备、却依然揣着忐忑与好奇的心。